本报讯 (记者朱晓娟)“后学自入岐黄之门,颇感学识不足,久思得名师指点,今有幸遇见先生,知先生精研岐黄,誉满杏林,羡先生之学识,慕先生之医术。承蒙先生允纳门下,愿执弟子礼,终生追随……”1月27日,在全国名老中医、河南中医药大学教授王国斌收徒仪式上,8名新徒齐声诵读拜师帖以表学习之决心。 当日上午,王国斌先生和妻子一起端坐于太师椅上,接受8位新徒的恭敬拜师。在河南中医药大学原党委书记、教授卢育才,河南中医药大学原副校长、教授冯明清,全国知名中医药文化专家许敬生等人的见证下,新徒们向师父、师娘奉茶、献花、行礼,并奉上拜师帖,表达对师父的敬意和谢意,同时也表明自己立志继承发扬师父学术思想、高尚医德、精湛医术的决心。 《黄帝内经》说:“得其人乃言,非其人勿传。”在中医界,还有“师访徒三年,徒访师三年”之说,好学之人在寻访优秀的老师,而优秀的老师更在苦苦访求优秀的学生。在这8名徒弟中,有的已经行医近30年、经验丰富,有的是青年才俊、业务骨干,他们是王国斌先生认真筛选出来的。“我从医已经将近30年,经常会觉得自己的学识还不够,总想着能得到名师指点,今天终于如愿以偿了!我将严格遵循师教,用心传承医道,精心研究医术,努力为中医的发扬光大和维护百姓健康多作贡献!”徒弟代表荣令芳发言时说。 作为河南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任中医师,全国名老中医,河南省内科会诊中心指定专家,王国斌先生非常注重学习。在当天的收徒仪式上,他们师徒还互赠书籍。他在给徒弟的赠言中这样说道:“三人行,则必有我师,你们8名弟子中,肯定也有我的老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在术业上,你们有你们的专长,也值得我学习。‘医贵于精,学贵于博’,这8个字送给你们,希望在以后的共同学习中,我们互相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