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脑卒中急救地图发布 将有效缩短急救患者绕行时间
本报讯 (记者刘 旸 通讯员崔冰心)2018年12月28日上午,郑州市脑卒中急救地图正式发布。30家区域内脑卒中溶栓、取栓医疗机构上线位点,电子化地图索引,全国首批经国家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程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家脑防委)注册认证的这一“城市脑卒中急救地图”,可以将郑州市脑卒中院前急救“就近呼叫”模式转变为“就近就能力呼叫”,有效缩短急性脑卒中患者的抢救绕行时间。 脑卒中是目前我国致死率和致残率位居第一的疾病。来自郑州市紧急医疗救援中心的统计数字显示,连续两年,脑卒中患者的急救呼叫数量均排在第二位。随着郑州市城镇居民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形势还将变得更为严峻。为此,河南省人民医院、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郑州市中心医院)、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携手郑州市紧急医疗救援中心,合力推进郑州市脑卒中急救地图建设和发布项目,并由河南省人民医院作为管理机构联合所有地图标注机构进行,共同开展病例追踪、管理和质量控制等工作。 在郑州市脑卒中急救地图上,郑州主城区以及荥阳、巩义、新郑、登封、中牟、新密6个县(市)的30家脑卒中溶栓、取栓医疗机构名称及位置被清晰标注,溶栓、取栓资格一目了然。身处郑州的脑卒中患者和家属可以通过网络检索中国脑卒中急救地图,或通过手机客户端,就可以实现按图索骥,快速找到身边已认证的脑卒中救治机构和权威专家,并通过快速呼救,实现精准、高效救治。 同时,郑州市脑卒中急救地图还构建了“脑卒中黄金1小时救治时空圈”,依据城镇人口密度、交通状况等因素,合理布局,做到了城市、乡村全覆盖,区域内所有脑卒中患者1小时内至少可以到达1所“地图医院”。 “2018年,国家脑防委在全国范围内启动全新的、以城市为单位的脑卒中急救地图的注册认证工作,为的是进一步规范脑卒中急救网络的管理与运行。”国家脑防委办公室学术部副主任曹雷说,由国家脑防委认证的3家全国示范高级脑卒中中心、2家国家高级脑卒中中心“引领”的郑州市脑卒中急救地图,有效地串起了省、市、县各级脑卒中救治机构,并强化了信息化管理,能及时启动整条脑卒中急救链,“这张地图启用后,将同步并入中国脑卒中急救地图,接受规范化质控和管理。” 据郑州市紧急医疗救援中心调度科科长燕重远介绍,郑州市脑卒中急救地图发布后,郑州市紧急医疗呼救调度体系将打破以往“谁接诊、谁接回”的传统急救模式,通过120调度指挥员有效的早期识别、适当延长指挥调度受理时间等方式,让脑卒中患者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被转运到适宜的医疗机构,缩短院前急救绕行时间,提高急救成功率、有效率。
郑州市脑卒中急救溶栓、取栓定点医院 (排名不分先后)
河南省人民医院、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郑州市中心医院、郑州人民医院、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河南省中医院、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登封市人民医院、黄河中心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郑州市金水区总医院、郑州市中医院、郑州市中心医院高新区医院、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荥阳市人民医院、中牟县人民医院、巩义市人民医院、河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新郑市人民医院、河南省省立医院、登封市中医院、新密市第一人民医院、新密市中医院、新密中康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