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用真诚守护着患者 本报记者 王正勋 通讯员 任怀江 关 心 文/图
李小波正在询问患者的病情
他是温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的医生。多年来,他忠诚守护着那些突发意外事件中的生命垂危者,用精湛的技术挽救了患者的生命。他就是李小波大夫。 用爱心守护着患儿 “非常感谢,您这么多年来一直守护着我的孩子!”一天,在温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病友微信群里,一位患儿的母亲沈某对该科医生李小波这样说。 几年前,沈某带着1岁的儿子下楼时,不慎从楼梯上摔下来,孩子的头部遭到碰撞,瞬间起了一个大包,且昏迷不醒。沈某赶紧将孩子抱到该院神经外科救治。李小波接诊患儿后,立即为其做CT(即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扫描等检查,确诊孩子为外伤造成硬膜下血肿,且已经形成脑疝。患儿年龄尚小,伤情严重,若不及时救治,会有生命危险。针对硬膜下血肿和脑疝,最好的救治方法就是开颅清除血肿,降低颅压,最大限度减少患儿脑组织损伤。可是,面对1岁的患儿,李小波颇感为难,因为患儿太小,根本承受不住开颅这样大的手术……然而,患儿的病情不能耽搁。李小波经过思考后,根据患儿的病情和幼童的生理特性,为其制订了治疗方案:仅在孩子头颅上开不足1厘米的小口,利用引流管逐步清除头颅内血肿。手术后,孩子很快清醒过来,生命体征平稳。 经过精准救治、精心护理,半个月后,孩子康复出院。出院后,为了及时了解孩子的康复情况,李小波一直和沈某保持联系,随时打电话或者微信回访等,若孩子有不适症状,他就耐心讲解相关知识,指导用药。转眼间,数年过去,当年生命垂危的幼童已长成活泼可爱的青少年。看着健康活泼的孩子,沈某对李小波多年来的呵护、关爱感激不已。 倾情关爱,重塑危重女孩阳光人生 今年夏天的一天,一位外伤患者被紧急送至温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治疗。李小波接诊患者时,不禁为患者的伤情惋惜——患者是一位15岁的女孩,还是一个在校生,暑假时在去打工的路上发生严重车祸。此刻,患者满脸血污,重度昏迷。李小波紧急为患者检查后,确诊其为颅骨多处骨折,颅内出血,蛛网膜下血肿,形成脑疝。患者病情凶险,李小波立即为其做开颅手术,进行清除血肿、降颅压等一系列精准治疗。手术后,患者因伤情严重,仍处于中度昏迷状态。为了救治患者,李小波24小时陪护,并不断联系省级专家,请教诊疗方案,并根据专家的建议随时为患者调整药物。在李小波的精心救治下,术后1周,患者终于清醒过来。患者属于重度脑损伤,康复锻炼尤为重要。为患者今后的生活着想,在手术后,李小波及时联系康复科医生,为患者进行针灸、肢体按摩、高压氧营养脑神经等康复治疗;同时,他每天多次来到病房,教患者家属为患者进行肢体按摩、活动肢体等。患者清醒后,因伤情造成精神障碍,经常发脾气,不能很好地配合治疗,李小波就多次安慰她,让她正确面对疾病,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 医者仁心,让患者重现灿烂笑脸 “我以为一辈子只能嘴歪眼斜了,想不到李大夫竟然让我摆脱了十几年的痛苦!”40多岁的刘某说。刘某家住温县城区,十几年前,患上面肌痉挛,右脸和嘴角经常不由自主地抽搐。为了看病,刘某找了多位医生,吃药、针灸,病情却时好时坏,不能治愈。近段时间,刘某的整个右脸发麻、发木、僵硬;右眼下垂,嘴角斜向一边,神情恐怖;抽搐也从原来的偶发,发展成频繁抽搐。随后,当他来到该院神经外科就诊,恰巧李小波接诊了她。 确诊刘某面部抽搐是因为面神经受周围血管挤压造成的,李小波耐心地为刘某讲解病因,告知通过微创手术分离、垫开面部血管和神经,可缓解症状。此项技术在神经外科已经属于常规手术,已为多位患者解除了痛苦。 李小波很快为刘某做了手术。手术仅用1个多小时,手术时间短,刀口小,患者受损程度轻,恢复快,仅1周就可以轻松活动了。更让刘某惊喜的是,手术后,自己的嘴歪眼斜等症状完全消失。因此,刘某称赞李小波的诊疗技术水平高。 心中想着患者,始终是快乐的。从医十几年来,李小波恪守着医生的职业道德,把群众的疾苦放在心上,用自己的诊疗技术和真诚守护着患者的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