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红建成功救助异物卡喉患儿 本报记者 冯金灿 通讯员 岳义田
12月17日15时左右,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防治所美沙酮门诊医生刘红建在郑州地铁2号线黄河路站候车时,见到一名年轻女子单膝跪在地上,腿上趴着一个孩子,女子着急地边哭边用手拍打孩子的后背,旁边有人呼喊:“快找医生,找医生!” 刘红建见状快步上前了解情况。这名女子焦急地说,孩子吃东西卡住喉咙,已经昏迷了。刘红建一把接过孩子,发现孩子不足一岁,嘴唇青紫,眼睛和嘴巴紧闭,没有意识和呼吸,脑袋耷拉着,情况十分危急。见之前孩子母亲拍打孩子后背没有效果,刘红建立刻想到海姆立克急救法。于是她从后面抱着孩子,让孩子贴在自己腿上,按压孩子腹部,反复冲击按压了三四次,孩子嘴巴里吐出来一些泡沫。旁边有人抠孩子嘴巴,发现只有一些泡沫,没有见到异物,估计孩子把异物吞下去了。 这时,孩子睁开了眼睛,状态较之前好转了很多,鼻孔也有了气息。刘红建告诉惊魂未定的女子,孩子已经没有大碍,又交代了一些注意事项,就匆忙离开了现场。 刘红建自2009年到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以来,一直在戒毒药物维持治疗一线工作。美沙酮门诊接待的都是吸毒成瘾、游离在社会边缘的特殊群体,他们长期遭受毒品折磨,刘红建总是耐心地开展依从性教育,鼓励他们坚持服用美沙酮药物,争取早日回归家庭,回归社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