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动态
PDF版查看  第三版:管理论坛
PDF版查看  第四版:专版
 
第一版:要闻
 下一版  
推进医院品牌管理与文化传播 一百多家医院参与并交流心得体会
郑大一附院举办住院医师就业指导招聘会 为300多名住院医师找“婆家”
我们的血型只有A、B、O型那么简单吗?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争当人民群众满意的好党员 省卫生计生委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7周年
省卫生计生委结对帮扶解难题
1
11 1 2018年6月30日 星期六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我们的血型只有A、B、O型那么简单吗?
 

河南省肿瘤医院输血科 王 艳

核心提示:人类的血型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子女的血型是由父母的染色体遗传而来的,人血液中的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均有其特有的血型系统。除单卵双生子外,世界上很难找到两个血型完全相同的人。那么,父母的血型与子女的血型有什么关系呢?请看下表:

    我们都知道,为了保障输血安全,输血前需要鉴定血型。然而,血型是什么?输血前为什么要鉴定血型?许多人对此不太清楚。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血型。
    17世纪,人们就开始探索血液的奥秘,试图通过输血治疗疾病或者延长寿命。
    1818年,英国生理学家、产科医生詹姆士·博龙戴尔首次为一位失血过多的产妇输血,使这位产妇得救,成为人与人之间成功输血的第一例,至今已有200年的历史。
    1900年,奥地利免疫学家、病理学家卡尔·兰德斯坦纳发现健康人的血清对不同人类个体的红细胞有凝聚作用,把取自不同人的血清和红细胞成对混合,可以分为A、B、C(后改称O)3组。两年后,他的两名学生又发现了第四组,即AB组,就是现在人们熟知的红细胞ABO血型系统。这一发现,为以后安全输血提供了重要保障。为此,卡尔·兰德斯坦纳获得了1930年的诺贝尔奖,并赢得了“血型之父”的美誉。
    在此后数十年里,科学家们又相继发现了几种血型,1940年发现了Rh血型,到1995年共发现了23个红细胞血型系统,外加一个低频率抗原组、高频率抗原组和尚未形成体系的血型集合,抗原总数达193个。
    1958年,法国专家首先发现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到1995年已公布HLA表型特异性112种,HLA等位基因已达到503个。血小板血型抗原是在1957年后陆续发现的,目前发现了30种血型系统、7个集合、高低两个频率组、319种抗原。
    如此多的血型系统、集合、频率组、抗原,它们到底是什么呢?我们用什么方法鉴定呢?
    血型其实就是一种被称为“血型物质”的东西,是一种多糖类-蛋白质型的复合物。我们通常意义上的血型一般指的是指ABO血型,即A型、B型、O型、AB型。这是与临床输血关系最为密切的血型系统。
    ABO血型系统是以人体红细胞上的抗原与血清中抗体而定型的。红细胞上含有A抗原,而血清中含有抗B抗体的称为A型;红细胞上含有B抗原,而血清中含有抗A抗体的称为B型;红细胞上含有A抗原和B抗原,而血清中无抗A抗B抗体的称为AB型;红细胞上没有A抗原、B抗原,而血清中含有抗A和抗B抗体的称为O型。
    传统的ABO血型的鉴定方法主要是试管法。随着现代检测技术的发展,血型的鉴定方法也在发生改变。卡式法替代试管法,全自动血型仪替代了手工操作。
    对于ABO亚型、血型抗原减弱、抗体消失、获得性B抗原等人群,尤其是肿瘤患者体内普遍存在免疫系统紊乱,应用传统的血清学方法鉴定血型是十分困难的,难以检测某些亚型及杂合子,难以对近期输血患者进行表型分型,难以对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分型,无法准确预测胎儿、新生儿溶血病风险等。此时,血型基因检测就是一种重要的鉴定方法,可以鉴定出血型,保障安全输血。
    血型基因检测是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原理,准确地检测出血型的基因片段,从而确定其血型。
    河南省肿瘤医院输血科拥有全自动血型配血仪、血栓弹力图仪、全温控智能化监测恒温循环解冻仪等设备,开展了血型鉴定、交叉配血、疑难血型配血、抗体筛选及鉴定、吸收、放散试验、抗球蛋白试验、血小板抗体筛查等检测项目,成分输血率在98%以上,安全输血率达到100%。
专家简介

   

 

 王艳,河南省肿瘤医院输血科主任,中国输血协会第七届理事会理事,河南省医师协会输血医师分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医院协会输血管理分会首届副主任委员;发表专业论文20余篇;获得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两项、三等奖一项,以及河南省医学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3项。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