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河南推进药品耗材集中采购工作 今年可节省药品耗材费用约六十三亿元 |
|
本报讯 (记者冯金灿)4月24日,河南省卫生计生委召开新闻发布会,推进药品耗材集中采购工作,努力在药品耗材降价等方面实现新突破。 据测算,通过这一轮药品和耗材(试剂)的降价,今年河南共计可节省药品耗材费用约63亿元,降低了医保资金的支出压力,为医疗服务价格提升腾出了空间。河南省卫生计生委副巡视员周勇参会并讲话。 2016年,河南在全国率先完成了国家谈判药品、国家定点生产药品、妇儿专科非专利药品、急救和抢救药品、基础输液、临床用量小的药品和常用低价药品的集中挂网采购。对于公立医院用量大药品目录中的687种药品,河南省分两步进行了降价采购。今年,河南对用量大药品目录内剩余的434种用量大药品,参考山东、湖南等11个省份的新一轮药品集中采购结果,并结合河南省上一轮药品集中采购结果,取最低值作为挂网限价,全省公立医疗机构采购价格不得高于挂网限价。自4月2日起,全省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已全部执行新的挂网限价。 同时,河南还实施高值医用耗材阳光采购,先后出台一系列文件,不断强化骨科、介入类等高值医用耗材采购配送使用管理。2016年,河南率先在全国实行骨科、介入类等10类高值医用耗材和体外诊断试剂网上阳光采购,采购管理的制度化建设进一步规范。 据了解,河南省人民医院、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以维护患者利益为出发点,今年年初就积极谋划,率先对高值医用耗材(试剂)进行议价,取得了显著成效。自4月18日起,全省公立医疗机构按照河南省人民医院和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议价后的全省最低采购价格,实施省内高值医用耗材(试剂)价格联动。经测算,省内高值医用耗材(试剂)价格联动后,全省高值医用耗材平均降幅为18.8%,可节约高值医用耗材费用10.26亿元;试剂平均降幅为28.1%,可节约试剂费用9.37亿元。 在加强药品和耗材采购管理方面,河南通过成立县域药品采购联合体,直接与生产企业或配送企业议定价格,确保县域内药品价格一致;鼓励城市公立医院组成药品采购联合体;指导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独立开展药品集中采购工作,鼓励试点城市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探索创新采购模式;大力推行药品购销“两票制”。洛阳、漯河等6个医改试点城市的公立医疗机构于2017年年底全部执行“两票制”,其他非医改试点城市的公立医疗机构将在今年6月底前全部执行“两票制”。 周勇说,通过这一轮药品和耗材(试剂)的降价,可节约群众的医药费用,降低医保资金的支出压力,为医疗服务价格提升腾出空间,为扎实推进健康中原建设提供支撑。今年,河南将继续围绕让老百姓“看得上病、看得好病、看得起病、少生病”的要求,推动药品购销“两票制”全面实施和药品耗材领域改革,构建药品耗材治理长效机制,在全省全面推开高值医用耗材限价挂网、联合体采购工作,挤压高值医用耗材价格的虚高空间,让广大群众受益。 (详细内容见二版)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