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 须 通讯员 白 鹏 张艺丹
巩义市人民医院凭借快速的应急能力、过硬的业务技术和密切的团队合作,于4月14日成功挽救了一名急性心肌梗死伴室颤患者的生命。 4月14日下午4时许,赵某骑电动车时突然摔倒。路人呼之不应,发现其意识丧失,遂拨打120求救。巩义市人民医院急诊科医务人员接到求救电话后,立即赶往现场,发现赵某呼吸心跳已经停止,立即对其施行心肺复苏术并转运至该院急诊科。 到达医院后,急诊科医务人员立即开通绿色通道,安排赵某进入抢救室,对赵某实施心肺复苏术、电击除颤术、气管插管术等,并给予肾上腺素、胺碘酮、碳酸氢钠等药物,同时完善血气分析等相关辅助检查及术前准备工作。赵某9分钟后恢复窦性心律。 根据赵某的心电图和心梗三项结果,胸痛中心医师会诊后确诊患者为急性心肌梗死,需要马上进行急诊介入手术治疗。 手术风险极大。医务人员一直联系不到赵某的家属。没有家属的陪同和签字,该怎么办呢?十万火急的情况下,得知消息后赶来的乔来军院长话语铿锵:“一切以抢救患者的生命为重,不惜一切代价先挽救患者的生命,其他风险由医院来承担!” 随后,急诊科医务人员立即将赵某转运至该院导管室进行抢救。此时,急匆赶到的赵某家属在心内科医生和急诊科护士的陪同下,很快地了解了赵某的病情并签了手术同意书。 医务人员发现赵某的冠状动脉造影提示前降支完全闭塞。于是,心血管内科、胸痛中心、急诊科、心内ICU(重症加强护理病房)等科室专家决定协同抢救赵某。赵某在进入导管室30分钟后,其前降支闭塞血管得以开通。专家为其植入2枚支架,急诊介入手术成功完成。 支架成功打开后,患者的血流即刻恢复。心电图仪器上也显示恢复了窦性心律。 据悉,建立胸痛中心是让胸痛患者得到快速诊断和及时治疗的有效途径。除此以外,巩义市人民医院胸痛中心同时还肩负对市域内基层医生进行培训和对社区人群进行教育的重任。其可以让区域内一个或多个优秀团队带动几十、上百个基层团队共同发展,实现信息共享、分级救治和协同救治并举,建立区域协同救治的新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