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 琦 文/图

宋桂华为患儿认真做检查
儿科重症患儿的抢救治疗责任重大,刚建好的PICU(儿童重症监护病房)床位少、责任重、压力大、收入低。这样一个新科室,更需要有强烈的责任心、过硬的技术能力……面对领导的重托,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主任医师宋桂华没有退缩。PICU陆续收治儿科重症病例:高热惊厥昏迷、心跳呼吸骤停、呼吸衰竭、心力衰竭、重症肺炎、哮喘持续状态、重症脑炎、消化道大出血、重度营养不良等患儿,PICU的持续发展提升了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的重症救治水平。 “我是20世纪80年代年代毕业的大学生,对儿科医学事业很感兴趣,在儿科一干就是28年。”宋桂华告诉记者,儿科不同于别的科室,需要医务人员有极大的耐心、细心和爱心。 从医28年来,宋桂华已为无数呼吸系统疾病患儿进行了诊治。在她的心里,患者的健康高于一切。为了腾出更多的时间为患者服务,她索性放弃了家里舒适的环境,在医院附近租了一个简陋的房屋居住,以便全身心投入工作。 因为患者多,工作忙,宋桂华根本顾不上家,儿子上小学时在作文里曾经这样写道:“我的妈妈是一名儿科医生,只管别的孩子不管我……”曾经有一次,宋桂华被儿子的班主任叫到学校,说孩子连续3个月都没交家庭作业,直接问她是不是孩子的亲妈。 作为研究生导师和教授,宋桂华肩上还有传、帮、带的重担,白天忙门诊、忙查房、忙科室工作,晚上还要给研究生们批改论文,周末还要下到县(市)指导工作……宋桂华坦言,晚上12点之前,她从未睡过觉,寂静的黑夜成了陪伴她读书的好朋友。 让宋桂华一直忧心的是,儿科医生待遇低、压力大等问题,导致儿科医生缺口太大,远远不能满足社会需求。她希望能够通过自己和团队的不断努力,影响更多的医学生选择儿科。“孩子是我们的未来,我会带着科室同事们不遗余力地守护广大儿童的健康。”宋桂华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