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 娟
前段时间,笔者撰写的《住培后不回原单位工作,违约代价大》在住培生中引起了不小反响,一文争议的焦点是为什么只谈住培生违约,而不谈医疗机构违约的问题。 在此,笔者重申,对于医疗卫生机构违约也应有相应的惩罚措施,比如严禁各医疗卫生机构以任何理由招聘委托培养的住院医师;同时,住培基地不得私自招聘委托培养住院医师,一经发现,根据违约程度通报批评直至取消其住培基地资格,并列入医疗机构信用记录。 对此,上次文章已有提及。这里总结成一句话,即医疗卫生机构违约会根据违约程度通报批评并列入医疗卫生机构信用记录,这是对医疗卫生机构违约的惩罚(不同于住培生违约,除了计入个人诚信档案外,还需要追回相关费用)。有这样的惩罚,在于委培机构送住培生参加住培时,已负担了住培生的部分培养成本,且国家对于住培生的支持主要用于住培基地而不是委培单位。 实际上,惩罚不是河南省卫生计生委出台文件的目的,留住住培生、让住培生积极履约才是真心。诚然,一些委培单位(主要是基层单位)工作环境、收入、晋升空间等无法与三级甲等医院媲美,这会给部分住培生造成心理上的落差。但住培生要明白,单位当初派你出来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让你能够更好地进步,更好地服务家乡人民。 因此,住培生要积极调整好心态,完成“三个转变”,即从住培生到医生的身份转变,从三级甲等医院回归基层医院的环境转变,从安稳的被动干到主动出击的工作思路转变;同时还要加强自身形象的树立,以尽快适应本单位的工作环境。 做完住培生的思想工作,还要关注委培单位特别是基层单位的留人诚意,这是住培生能否履约的关键所在。 倘若一家委培单位,在住培生参加培训的3年时间里,经常派人去探望,年中或年末以座谈会、沟通联谊会、学习汇报小讲堂等形式关注住培生的成长,住培生们估计都期盼住培结束后回到原单位发光发热;倘若人一派出去,委培单位不管不问,甚至连员工最基本的工资都不能保障,何以让住培生积极履约。 可喜的是,目前很多委培单位看到了这一问题,在住培生培训期间积极关注他们的成长,及时解决住培生的疑惑,做好他们的后盾,使得住培生履约率整体让人满意。有些单位还为返院住培生制定了成长规划,以最大的诚意表达对住培生的重视。其目的就是真心留住住培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