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生奋斗为人民——记平舆县东和店镇卫生院副主任医师孟新生 本报记者 丁宏伟 通讯员 刘 舸 万 琳
11月28日,“健康中原2017河南首届基层好医生”颁奖典礼在河南广播电视台8号演播厅举行。伴随着欢快的乐曲,平舆县东和店镇卫生院(平舆县第二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孟新生接过奖杯,举过头顶,台下顿时响起热烈的掌声…… 不向命运低头 放飞人生理想 1962年,孟新生出生在平舆县东和店镇一个干部家庭。天有不测风云,不满两岁时,被寄养在亲戚家的孟新生不幸患上小儿麻痹症,导致右下肢残疾,在今后成长过程中遭受到不少磨难。 磨难不但没有使孟新生消沉,反而赋予了他顽强向上、永不服输的性格。1979年,孟新生通过统招考试,被安排到东和店镇卫生院当了一名勤杂工。由于从小就生活在农村,群众看不上病、看不起病的现实在孟新生心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加上身体残疾,长期饱受常人难以体会的痛苦。于是,他立下志愿,一定做一名医术精湛、医德高尚的医生。 经过多年努力,孟新生这个曾在父母背上读完小学、初中,以勤杂工身份入行的人,取得执业医师资格。2009年,他被任命为副院长,并分别被驻马店市医学会神经内科学分会和心理学会吸纳为会员。2015年,孟新生被正式评定为西医内科副主任医师,成为业内同行一致认可的业务骨干和深受患者信赖的全科医生。 不忘为民初心 情暖一方百姓 从走上从医之路起,孟新生就自觉把“救死扶伤”作为行为指南,努力把自己学到的全部医学知识奉献给基层卫生事业,奉献给每一个患者。 在工作中,孟新生始终严格要求自己,恪尽职守。1994年,刚从省级医院进修归来的孟新生正赶上“流脑”疫情。经过他和同事的精心救治,入院的68名“流脑”患者未出现一例死亡或出现明显的后遗症。1996年入党后,孟新生更是时时处处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全院树立了标杆。2003年“非典”期间,他不顾身患残疾,坚持走在前、干在先,带领救护小组在封闭隔离区内奋战43天,直至险情宣告解除。 孟新生在东和店镇很有名气,诊室里常常挤满慕名前来就诊的患者。2009年,他担任业务副院长后,不管每天的工作多么繁忙,他都坚持上午坐诊、下午处理院务,并保持随时上门应诊的习惯,从不让患者失望。 忠诚党的事业 俯身甘为人梯 “没有党和国家的培养,就没有我的今天。我要做一名合格党员,永远忠诚于党的卫生事业!”孟新生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作为业务副院长,孟新生特别注重人才培养,着力为年轻人奋发进取提供空间、搭建平台。在他的长期坚持下,卫生院里每月2次的全员学习例会,已连续举办了21年。例会内容涵盖了医疗知识、临床问题分析研究、医德医风建设等,提高了医务人员的业务能力。为了让卫生院里的年轻人都能进步,孟新生还甘为人梯,从制度建设和情感沟通入手,为年轻人成长助力。多年来,孟新生曾连续16年被评为平舆县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获得全市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全县“白求恩杯”十佳医务工作者、全县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细心的人会发现,自从担任内科主任,特别是担任副院长以来,孟新生所获得的各种荣誉却越来越少。“他把荣誉都让给年轻人了!”该院中医康复科主任张良告诉笔者。 作为前辈,孟新生对卫生院里的年轻人既热情关爱,又严格要求。现任平舆县阳城镇卫生院副院长的郭鹏告诉笔者:“当初,我大学毕业后,刚上班时,由于年轻贪玩,经常忘记写医疗文档。孟老师发现这种情况后,就盯住我不放松,他每天都要检查我记没记医疗文档,并经常严厉指出不规范、不完善的地方,直到我养成良好的习惯为止。” 在平舆县东和店镇卫生院,半数以上的年轻人都得到过孟新生的直接或者间接帮助。该院院长杨灿宇感慨地说:“我们卫生院之所以始终保持着优良学风,始终保持着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得益于以孟新生为代表的老同志们的示范引领和无私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