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权县人民医院院长 彭春峰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的政治报告中提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目标,要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建立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医疗保障制度和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这是党中央对新时期医药卫生工作的总要求。 对于医院院长来说,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对医院管理与经营模式进行必要的调整与变革。近年来,随着医改的深入,作为县级公立医院,面临着药品零加成、医疗服务价格调整以及政府财政投入不足、补偿机制不健全等问题。 作为公立医院院长,应高度关注公立医院改革,顺应医改新形势,否则医院运营的压力会非常之大,甚至会出现亏损。这就要求院长在医院运营中必须加快内部结构的调整,提高整体效益,保证医院的生存和发展。那么,怎样进行调整呢?
找准县级公立医院的定位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推开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指出:县级公立综合医院是“县域内的医疗卫生服务中心,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的龙头,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纽带,政府向县域居民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重要载体,承担县域居民的常见病、多发病诊疗,危急重症抢救与疑难病转诊,负责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的培训指导,开展传染病防控以及公共卫生服务、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紧急医疗救援等”——这,就是县级医院在公立医院的定位。 第一,药品零加成后必须严格控制药占比。 从外部来看,按照国家医改文件要求,县级医院药占比要控制在30%左右;从内部来讲,医院在药品销售上不仅产生不了效益,反而成了负担,药占比越高,医院效益只能越差。内外环境都促使我们必须加强药占比的控制,怎么办? 一是要从源头上进行控制。利用好“双十制度”,每月都坚持对使用量大的药品进行动态控制。各家医院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限量、品种和金额。目前,民权县人民医院主要从金额上进行控制,2016年是对使用量前5种的药品,规定每种不超过8000支或15万元,今年7月调整为每个品种药品最高销售金额不超过8万元,超过就停。 二是要对各科药品使用量进行控制。根据临床科室前两年药品使用情况,制定各科室的药占比控制指标,采取综合目标考核办法严格进行控制。目前,民权县人民医院临床科室药占比控制在28%左右,全院总的药占比控制在31%左右(含城镇居民慢性病取药)。 第二,必须重视“耗占比”的管理。 随着医院新技术的使用以及医院感染管理的需要,医院各种医用耗材的使用量逐年增长,100元医疗收入(不含药品)的耗材使用率必须严格控制,特别是要控制骨科耗材、支架及麻醉耗材的使用量。 第三,必须加快周转,提高效率。 要重点做好平均住院日的控制工作,按照医改要求,县级医院的平均住院日要控制在8天,制定各学科专业的平均住院日指标,加以严格控制,从而加快住院床位的周转率。 第四,必须提升非药物性治疗项目的空间。 非药物治疗项目的增加是弥补药品零加成后的有效手段,各医院可根据自身学科的专业特点,通过引进一些新设备、新技术提高纯治疗费的收入。这也是民权县人民医院重点推进的一项工作。为此,2017年,民权县人民医院先后引进或更新了乳腺钼靶机、手术显微镜、超声刀、腹腔镜、宫腔镜、气管软镜等大中型设备。
着重在“三性”上下功夫
医改工作必须坚持的“三性”是指:维护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强化医院发展的可持续性。 当前,在新的形势下,在厘清发展思路方面,我们院长要关注公立医院改革,适应公立医院改革新形势,去主动应对公立医院改革带来的各种变革与挑战,只有这样才能使医院在经营管理上有成效。 在厘清发展思路,制定好医院的战略目标、发展规划之后,作为院长,最重要的是清楚自己要抓什么,那些工作是根本点、着力点和医院发展的支点。 对医院来说,医疗质量是核心,是医院发展的生命线。我们对医疗质量、护理质量、感染控制、药占比、科室管理、疾病控制、合理用药、医保资金使用、人均次费用、经济增幅、医疗纠纷、平均住院日、医德医风、环境卫生、安全生产、科技创新、荣誉奖项以及电话回访这18项内容进行数据指标量化,建立了千分制综合目标考核制度。 我们成立目标考核办,采取PDCA管理办法(一种质量管理办法),进行跟踪改进,动态监督,每月固定考核,年中和年末时组织进行评审,实行末位淘汰制。 院长在医院日常管理中,不能让琐碎事务缠身,不能随便替代副院长、科主任的具体事情管理,按照分工该谁管的谁就得管。院长就要抓重要事务、核心事务,理顺“院长-副院长-科主任”三级管理职权、范围、责任。这是医院管理的基本原则。 医院在精细化管理中,应以患者为中心,注重强化医疗质量和改善医疗服务,在全面提升各项工作的同时,形成工作亮点。 以民权县人民医院为例,近年来,我们按照国家重症医学科建设标准,先后建设了综合重症医学科(ICU)、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心血管内科重症监护病房(CCU)、呼吸重症监护病房(RICU),涵盖医院各学科、各专业的一套较为完整的急危重症救治体系,大大提高了对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能力。 民权县人民医院重点加强急诊医学科的建设,按照标准对急诊医学科进行了升级改造,重新规划设置了留观病房、急诊抢救室、EICU以及急诊诊室4个功能区域,并独立配置医务人员100余名,形成院前急救、院内抢救、急危重症救治“三位一体”的完整急救体系。2016年,急诊医学科接诊2万余人,业务收入突破2000万元。民权县人民医院急诊医学科也被省卫生计生委评为河南省县级医院临床重点专科,并获得省、市财政200万元资金的支持。 创新服务模式。2012年,民权县人民医院在商丘实施“先看病、后付费”服务,于2012年8月率先在全省县级医院(商丘市首家)推行了“先看病、后付费”住院无须缴押金诊疗服务模式,目前已使11万余名患者受益,可以说运行效果非常好,且鲜有逃费情况的发生。 实行分组医疗和医护一体化查房服务模式。民权县人民医院实行了分组医疗和医护一体化查房模式,在各临床科室成立了医疗小组,由科主任、副主任或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的专家任组长,成员分别为主治医师、住院医师和护士。小组成员根据分工,密切配合,对所管辖的患者实行统一查房、统一管理,并在患者病历上显示医护一体化查房记录。 民权县人民医院开通24小时服务热线平台,对内集中受理院内各科室后勤设备故障报修,对外接待就诊群众的咨询和投诉等。不管是对内还是对外,均要求服务热线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将群众反映的情况反馈到相关职能科室和主管领导,相关科室工作人员10分钟之内到达现场进行处置。这样做,既畅通了医患交流渠道,又提升了后勤科室的服务效率。 2015年,民权县人民医院启动了“名医回家,回报乡亲”大型公益活动,成立18个医疗服务队,每个服务队由医院班子成员带队,其余队员均为医疗技术专家骨干。服务队定期深入全县乡镇卫生院、养老机构以及贫困户家庭,开展义诊、技术指导、健康咨询、送医送药、做义工、帮扶老人以及扶贫慰问等活动。目前,我们已集中开展了4次活动,共出动医务人员800余人次,服务群众85000人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