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医疗机构抓住三个“利用好” □丁林国 薛 松
在《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到2020年,分级诊疗服务能力全面提升,逐步构建布局合理、规模适当、层级优化、职责分明、功能完善的医疗服务体系,促使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逐步形成,基本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分级诊疗制度。 推行分级诊疗制度是由我国的国情决定的:基层人口众多,医疗技术条件落后,优质医疗资源严重不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现象日益凸显。笔者认为,相关部门要持之以恒地把分级诊疗工作抓实抓细,建立群众满意、医院满意、政府满意多方共赢的就医格局。同时,分级诊疗政策是一项利国利民的民生工程,基层医疗机构要抓住这次好机遇,提升自身内涵建设,为基层群众提供更好的诊疗服务。 第一,要利用好卫生政策优势。由于政策、资金等方面的因素,基层医疗机构面临着许多现实问题,况且,这些问题很难在短时间得到解决。这就需要基层医疗机构及时转变思想观念,认真学习国家卫生政策,把握好国家卫生政策的方向,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创新工作形式;基层医务人员应及时学习新的医学知识和提高诊疗技能,从而满足群众就医需求。 第二,要利用好“传、帮、带”载体。近年来,国家不断出台和完善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到农村、偏远地区、贫困地区的一系列激励政策,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人才优势,帮助和带动不发达地区发展卫生事业。基层医疗机构要利用好“传、帮、带”的工作优势,激发基层医务人员的活力,主动学习先进的诊疗技术和医学知识,适时引进先进的医疗设备,让技术和设备成为基层带不走的“永久资源”,进而提高基层医务人员的医疗技术水平,造福当地群众。 第三,要利用好现代技术优势。基层医疗机构要借助远程会诊系统、微信平台等媒介,邀请上级医院专家通过阅读病历、视频互动、图片等多种方式给予解答问题,以提高医务人员的诊疗技术水平,进而为指导患者康复制订科学的治疗方案,进而减轻基层群众就医负担。 笔者认为,推行分级诊疗模式,关键在于引导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让基层患者享受优质的诊疗服务,帮助其尽快摆脱疾病的困扰,让患者过上幸福、健康的生活。为此,基层医疗机构要搭乘分级诊疗的“快车”,加强与上级医院的紧密联系与合作,为推进分级诊疗贡献力量,进而让基层群众切实享受到医改带来的便利。 (作者供职于濮阳市中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