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 季 通讯员 刘玉萍
从命悬一线抢救胎儿的急迫,到母婴安康、所有人流露出灿烂的笑容,应急预案合理,抢救工作快速有效,近日,开封市妇产医院的医护人员进行了一场16分钟的生死抢救。 产妇秦某以“停经8月余,阴道流液伴规律宫缩1小时”为主诉,由120救护车接入开封市妇产医院。该院急症科值班医师张娟、护士李欣欣在检查过程中发现脐带脱出阴道口外,危及胎儿生命,情况十分危急。 产妇通过绿色通道被迅速护送至临产室,当班助产士张淑娟忘记自己身怀有孕,迅速还纳脐带、上推胎头。当时测胎心波动为每分钟56~106次。一线值班医师李昕悦飞快赶到现场,二线值班医师刘建会评估后决定马上进行剖宫产,并立即启动抢救应急预案。多耽误一分钟,胎儿生存下来的机会就少一分。随即,临产室、产科、手术室、麻醉科、新生儿科等相关科室急救成员全部到位,有条不紊地完善各项术前准备工作。 在手术过程中,麻醉主治医师刘亚利没有采用费时的常规麻醉,果断选择“局麻+静脉麻”进行手术,保障了手术的顺利进行。 产床边,张淑娟持续半蹲着做手托动作;在两侧,二线医师刘建会、一线医师孙芝芳正迅速剖腹取出胎儿,一切悄无声息却井然有序。三线值班医师王继红、新生儿科值班医师贾行雨、总值班人员也很快赶到抢救现场。在整个团队有序的通力合作下,产妇从被发现脐带脱垂到送至手术室胎儿娩出,仅用时16分钟,其中手术取出胎儿仅用了1分钟。 一名重2200克早产男婴的啼哭声在宁静而紧张的气氛中响起,参与抢救的医护人员这才稍微放下心头压抑的紧张。 据当晚参与抢救的刘建会介绍,手术开始前,胎儿的心率只有每分钟50次,且微弱。在抢救过程中,为了给脐带留出更多的空间,张淑娟上身向前倾趴着,右手一直托着胎儿的头,一动不动,始终保持托举的姿势,给抢救成功提供了较大机会。 脐带脱垂是一种令产科医生谈之色变的产科急症。一般而言,正常的分娩是胎儿先娩出,然后才是脐带、胎盘娩出,但有一种特殊情况叫脐带脱垂,即脐带先于胎儿娩出,其发生率为0.4%~10%。脐带脱垂一旦发生,抢救必须争分夺秒;若抢救不及时,胎儿脐带受压于先露出部位与骨盆之间,导致缺血缺氧,胎儿死亡率很高。如果脐带血循环阻断超过8分钟,胎儿会迅速窒息死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