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动态
PDF版查看  第三版:临床荟萃
PDF版查看  第四版:疾病防控
PDF版查看  第五版:中医药周刊
PDF版查看  第六版:视界
PDF版查看  第七版:临证
PDF版查看  第八版:杏林
 
第二版:动态
 上一版    下一版  
全麻会让孩子变傻吗?
焦作市多措并举推进以案促改工作
新闻图片
一份意外的关爱
正阳县卫生计生系统 开展党员志愿服务活动
漯河市中心医院 “试管婴儿”技术通过正式运行评审
平舆县“三项工程”助推医疗精准扶贫
1
11 1 2017年10月31日 星期二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全麻会让孩子变傻吗?
 

本报记者 常 娟

    “医生,可不可以给孩子少用点儿麻药,我听说麻醉影响孩子的智力”“医生,孩子局麻(局部麻醉)可以吗,她可以忍着疼”……做手术时,医生时常听到患者家属对麻醉的各种担心;在日常生活中,也常有传闻称,全麻(全身麻醉)手术是“智力杀手”,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麻醉科医生王照飞对此进行了释疑,目前全麻使用的药物已经有10年甚至50年以上的国内外临床应用历史,在麻醉学界,尚无确切证据表明麻醉药物或全麻导致患者智力发育或行为异常。
14周岁以下儿童手术绝大多数需全麻
    先来普及一个概念,医学上,将小于14周岁的人群统称为小儿。
    2016年,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麻醉科实施小儿麻醉手术1.1万台,其中95%以上为全麻。
    为什么全麻比例这么高?除了麻醉药物的安全性外,还有儿童的自身特点。王照飞解释说,相较于成年人,儿童的心智尚不成熟,进行局麻时,不会像成年人那样配合,会造成手术无法进行或无法精细进行。另外,一些患儿进入手术间躺在手术床上听到或看到医务人员手术时,还会产生恐惧心理,对其日后生活不利。
    “从人文关怀的角度讲,医生更害怕后者的发生,所以实施全麻,希望在孩子睡着的情况下完成手术。部分患儿,虽然采用的是局部麻醉(患儿心智较成熟),但增加了镇静药物的应用,手术也是在患儿睡眠的情况下完成的。”王照飞说。
    事实上,结合人类脑细胞发展特点(3周岁时,人类脑神经发育基本完善,对外界干扰有抵抗力),在麻醉学界,除了急诊手术,比如异物卡喉、骨折等,在麻醉学界医生秉承的理念是3岁以下的儿童能不手术就不手术,能不全麻就不全麻。即使必须实施全麻,医生也会尽量缩短手术时间,减少麻醉药的用量。
麻醉不会导致患者行为异常
    在小儿麻醉领域浸染多年,王照飞直言,麻醉业内从未出现因麻醉药中毒而导致患者醒不过来的案例,也尚无临床试验证明麻醉会导致患者行为异常。
    通常来说,90%左右的一般患者全麻术后15分钟左右就可以苏醒,恢复正常对话;极少数患者会出现超过半小时不苏醒,或两三小时苏醒,业内称之为全麻苏醒延迟,这种情况发生率不到1%,且多发生在年龄大的患者身上。
    王照飞说,造成全麻苏醒延迟的原因不在于麻醉药物的应用,而在于手术过程中,患者产生脑部缺血、缺氧或手术造成患者脑部损失或医生给患者做的是脑部手术等等。总之,不会出现麻醉药中毒而导致患者苏醒延迟或昏迷不醒。
    麻醉学界对幼鼠等动物进行细胞和动物试验发现,只有长时间加大幼鼠和麻醉药的接触时间或加大麻醉药量数倍以上,才会导致部分幼鼠行为改变;而在人们手术过程中,麻醉药用量、手术时长等都远低于试验动物研究中的药物使用量和使用时间。
    由此,国内外麻醉医生认为,麻醉不会导致患者行为异常或脑部发育异常,即使术中麻醉用药量大,由于种属差异,幼鼠等出现的行为异常也不一定会发生在人身上。
    近5年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麻醉科实施的小儿全麻(不超过3周岁)每年都有1000~4000例,截至目前,尚未发现有患儿出现行为异常。
谨遵医嘱手术前禁食或饮水
    不过,麻醉医生也有特别担心的问题,就是患儿术前出现急性呼吸道感染或患者不遵医嘱,术前进食。
    对此,王照飞专门提醒,患儿出现急性呼吸道感染要尽量推迟手术,因为这会在麻醉实施或麻醉苏醒过程中出现患儿屏气或剧烈呛咳、喉痉挛、支气管痉挛等情况,导致患儿通气中断、缺氧;如果情况严重的话,会造成患儿窒息。
    此外,手术前,患者也要遵医嘱禁食或禁水。王照飞说,患儿若麻醉之前2~6小时内进食或进水,手术过程中胃里残存食物并未消化完,可能会反流堵塞气道或造成气道损伤(比如吸入性肺炎)。
    对于一些大众担忧的麻醉过程中的缺血症状,王照飞直言,医院在手术前会为患者备足血浆,避免意外的发生;在手术过程中,麻醉医师也会一直监测血压、心率等生命,所以这个也不用担心。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