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动态
PDF版查看  第三版:临床荟萃
PDF版查看  第四版:疾病防控
PDF版查看  第五版:中医药周刊
PDF版查看  第六版:视界
PDF版查看  第七版:临证
PDF版查看  第八版:杏林
 
第四版:疾病防控
 上一版    下一版  
新形势下疾控机构发展的思考
秋冬季节防流感接种疫苗正当时
努力拓展河南大急诊急救体系——访河南省人民医院急诊科主任秦历杰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淮阳县新站镇中心卫生院院长雷有福健康扶贫的故事
1
11 1 2017年10月31日 星期二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新形势下疾控机构发展的思考
 

□武 军

    近两年,国家政策不断调整,如健全疫苗采购供应机制,取消疾病防控行政事业性收费等,这些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以下简称疾控机构)特别是基层疾控机构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目前,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推进,“以人为本服务理念”的深入实践,基层疾控工作任务不断加重,困难也在不断加大。新形势下,疾控机构应如何克服困难,迎接挑战,寻求新的发展,成为亟待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发挥公共卫生主力军作用
    不同时期卫生工作方针有所调整,但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一直没有发生变化。面对新形势和要求,在传染病防治工作压力大、慢性病防治任务艰巨繁重的情况下,疾控机构必须要顺应发展要求,更新理念,创新思维,主动迎接挑战,顺势而为,积极参与公共卫生服务和管理工作,发挥专业技术机构作用,为群众撑起“健康的保护伞”,在“健康中国”和“健康中原”建设中发挥公共卫生服务主体作用,推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
    各级疾控机构要充分把握好与卫生行政部门相辅相成、协作支持的关系,在行政部门的领导下落实各项预防控制工作,做好对各医疗机构的业务指导,督促落实防控措施。同时,各医疗机构还要积极反馈工作开展情况,做好数据收集分析评估,为行政部门提供技术支撑,提出防控工作建议,当好参谋和助手。“坚持防与治”是疾控工作的一体两面,积极与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配合协作,并肩战斗,围绕“防治疾病保障健康”的共同目标,充分利用防治结合的思路,引领指导医疗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能力协作,共同落实防控措施,加强疾病防控工作。
    相关部门要出台医疗机构公共卫生管理或疾控科室建设标准,要求在每个医疗机构建立公共卫生管理或疾病控制科室,同时对疾控科室人员、硬件配置及职能疾控人员职称晋级、待遇保障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还应探索建立临床与疾控人员协作机制、激励机制,让临床医生积极参与到基本公卫和疾控工作中,通过保障机制的建立、合理的引导,真正有效地把健康知识、健康维护技能教给群众,实现防治结合。
充分利用现有资源
    在现有疾控机构体系条件下,各级疾控机构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加强内涵建设。一要大力加强体系建设。疾控工作是群体性、社会性工作,需要对社会群体做大量的调查、随访、监测等工作,收集各方面的信息。这就要求各医疗机构具有高效的工作体系,及时汇总各方数据,通过培训、指导、项目管理加强体系运作。二要加强队伍能力和作风建设。各疾控机构要不断规范工作程序,完善工作流程,改进工作措施,转变工作作风,增强责任心,打造作风优良、素质过硬的疾控队伍,做到有令必行、有禁必止。三要加强基础设施和设备建设。各疾控机构要积极加快疾控基础设施建设,增强检验设备更新投入,打造实验室核心竞争能力,能够快速有效处置突发事件和疫情。四要加强人才培养。各疾控机构要积极引进预防控制和公共卫生专业人才,做好现有人才的培养,努力提升人员的综合能力。五要发挥绩效考核作用。各疾控机构要打破现有绩效管理模式,突破上限封顶,对业务能力强、态度积极等人员,在分配上给予倾斜。
建立联合体模式,统一协调
    笔者建议,是否可参照医联体模式,由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牵头,以省(直辖市)疾控机构为单元,以专业为依托,建立专家库,集中专业优势,统一调度指挥,或利用信息化优势,进行网络沟通会商,有效处置突发事件和重大疫情,共享全省设备、专业和专家资源。
    (作者供职于济源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