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三版:临床荟萃
PDF版查看  第四版:专版
PDF版查看  第五版:中医药周刊
PDF版查看  第六版:视界
PDF版查看  第七版:临证
PDF版查看  第八版:杏林
 
第六版:视界
 上一版    下一版  
宽放、严管、重罚之中药材种植养殖
中医教育应着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警惕精神药物的不良反应
新医改促中医药事业全面“开花”
1
11 1 2017年10月17日 星期二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中医教育应着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焦一言

 

    近日,有朋友给笔者在微信上留言,讲他的女儿今年读中医临床专业的大学四年级,马上就要毕业了,令他纠结的事情是,他的女儿不喜欢中医专业;不仅她不喜欢中医专业,他女儿的同学还在想办法转专业,寻找其他出路。其实,这种现象已经存在很久了,在读的中医学子中有一部分是真心喜欢中医学,想在中医行业大干一番;有一部分学生不喜欢中医学,正在想办法转专业。鉴于此,笔者呼吁:中医药院校教育应首先着力培养中医学生对中医学的信心!
    2014年,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曾经指出:中医药是我国独特的卫生资源、潜力巨大的经济资源、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优秀的文化资源和重要的生态资源。随着健康中国建设的进一步推进,医疗事业正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中医药在医改中的地位和在维护人民群众健康中的作用,将会进一步凸显。如何充分发挥中医药在维护群众健康方面的作用,如何在健康产业发展中赢得主动权,如何进一步挖掘中医宝库,让中医药文化发扬光大等,这是中医人必须思考的问题和必须担负的神圣使命。为了增强中医学生的自信心,笔者建议:
    一是在中医临床专业录取学生前,中医药院校可增加面试环节,面试的重要内容是学生对中医学是否有兴趣和爱好。同时,中医药管理部门应积极开展中医药知识进校园活动,广泛培养基础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对中医药知识和文化的兴趣,不断提升中医药高等院校的生源质量,从根本上增强中医药发展的后劲儿。
    二是在中医药院校教育体系中,着重调整和增加中医自信心的相关课程。除中医药传统教学科目之外,应适度增加社科类及理工类选修课,让学生在广阔的视野中,客观地认识到中医学的重要性,清楚其独特优势;注重激发中医学生的斗志、激情和创新意识。
    三是在中医药院校的教学中,应采取更加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比如增加参观活动,让学生体验一些成功中医药企业或机构的作为,增加认同感。目前,中医药高等院校的传统教学方法有一些单一,仍以满堂灌的教学方法为主;中医教学模式应汲取传统师带徒中合理、有效的成分,采取更加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比如,可以让学生早一些接触临床、多进行临床,促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生虽然处在院校学习阶段,但是应强调实践在学习理论知识中的重要性。
    四是提升中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质量。笔者在调研及访谈中得知,不少中医学子对中医的自信有一些不足,一部分原因是中医学生就业难、就业压力大。笔者建议中医药院校应加大学生就业工作的力度,整合、统筹各类资源和平台,强化就业指导工作,在大健康、大卫生理念下,向健康产业“输送”中医药优秀人才。同时,管理部门应不断提升中医药服务人员的待遇,必要时可设中医特岗津贴。
    五是积极开展对民间中医爱好者的专业教学活动,以便挖掘民间中医潜力。目前,社会上各种非法培训班鱼龙混杂,管理部门很难监管。针对这种情况,笔者建议,管理部门在中医药高等院校内普遍开办民间中医爱好者的专业培训班,以规范、科学、有效的培训,培育和挖掘民间中医人才,拓宽中医药选人、用人的渠道。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