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冯金灿
8月2日一大早,河南省人民医院CCU(冠心病重症监护室)主任张静像往常一样来到心内科诊室坐诊。由于每周三上午坐门诊她已经坚持了20多年,虽然还没到上班时间,诊室外等待看病的患者已经排起了长队。 张静像往常一样,招呼患者坐下,根据其病情给予复查开单、调整药物等。“张主任,我来复诊了。”当天8时30分,一个面色暗淡、说话乏力的老年男性患者坐在她的诊桌旁边。 “老葛,你来啦,最近怎么样啊?”张静关切地问。这是她20多天前刚出院的一位患者,当时其被诊断为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高血压病、糖尿病。由于患者当时存在冠状动脉介入手术指征,并且合并尿毒症,需要肾脏替代治疗,为此患者在PC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进入河南省人民医院CCU病房住院治疗。 张静看到患者精神欠佳,考虑到先前住院时患有合并的基础疾病,就让其在复查心脏相关检查的同时,立即开出急诊肾功能、电解质等肾病相关检查,并嘱咐患者检查之后及时返回诊室。 10时47分,张静接到河南省人民医院急诊检验科技师赵文心的电话:“张主任,您送检的一个葛姓患者的血钾为8.03毫摩尔/升,需要让他再回来复查一下!” 张静听了这番话为之一怔,然后迅速反应过来说:“他合并有尿毒症,这个结果是合理的。” 不过,张静立刻意识到患者的病情很危险:“必须马上找到患者,高钾血症随时有心跳骤停的危险。”可诊室中挤满了候诊的患者,张静不可能此刻离开诊室去找患者,“分身无术”的她陷入两难境地。 恰巧此时,张静看到该院感染科护士长梁首勤从门口经过,就立刻喊她:“梁护士长,我有个患者急查血钾8.03毫摩尔/升,随时会有心跳骤停的风险……” 没等张静说完,梁首勤已经明白张静的意思:“张主任,你放心,我马上去找患者,并联系血液净化中心。” 了解了患者的情况和外貌特征后,经过一番波折,梁首勤终于在检验科门口找到了患者及其家属,并建议患者马上去做血液透析治疗。 起初,患者及其家属由于费用问题不愿在该院做透析治疗。梁首勤反复与患者家属沟通,告知其随时可能发生“心跳骤停”的风险,并立刻联系血液透析中心护士长何丽君。 “让患者马上过来,我来安排。”得知患者的情况,何丽君在电话里说,并连忙准备急诊透析机器。 11时30分,梁首勤护送患者来到该院血液透析中心。血液透析中心的医务人员已经做好紧急透析治疗的准备。 11时35分,患者已经开始接受治疗了。 看着患者的生命体征趋于平稳,梁首勤这才放心地离开血液透析中心。 这时,得知患者已经得到及时治疗的消息,张静也长长地松了一口气。 17时许,这名患者再次回到张静的诊室。患者见到张静之后,激动地握着她的手说:“谢谢张主任,再次救了我的命。” 当天结束门诊后,张静在接受采访时说,整个过程就像一场没有停顿的生死“接力赛”。当发现高钾血症的危急值报告时,大家都在和时间赛跑,从而把患者拦在了通向随时“心跳骤停”的路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