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点击目录导航下的 可查看PDF版
|
|
上接第一版 |
|
(上接第一版) 加入“三明联盟”集中采购、集中支付 常去医院拿药的高脂血症患者李民(化名)惊喜地发现,20毫克的立普妥,又降价了!先是从73元下降到63.84元,然后又下降到55.5元。 “第一次下调,是因为咱市取消了药品加成;第二次下调,是因为咱市加入‘三明联盟’,带量采购药品。”在漯河市第六人民医院门诊药房,李民找到了答案。 原来,为了进一步降低医疗成本,提高运行效率,从源头上治理药品“回扣”“带金卖药”等现象,漯河市决定,自7月1日起,城市二级以上公立医院药品耗材采购加入“三明联盟”,全面实行集中采购,集中支付,落实“两票制”。 集中采购是指各医院于2017年7月1日零时起必须在漯河市“药品与耗材配送结算平台”上采购本单位临床所需药品,不允许单独采购目录外的药品,不允许有新的财务支付药款行为,凡违规采购和支付药款的,按违纪论处。目录外专科用药、临时用药和突发情况所需急救药品,各医院可备案采购,以保证临床治疗的特殊需求,同时填写临时采购备案表,上报医管办备案,临时采购同样执行集中支付和“两票制”规定。 集中支付则按照“先期赊销、定期按约定期限付款”的方式。漯河市城市公立医院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在12家公立医院药品接收确认单签收后,审核并留存“两票制”复印件,将相关票据及手续交付集中支付单位。集中支付单位在收票确认之日起30天内完成药款结算。 “这样一来就切断了医院和药企的交易关系,以后医院只负责上报所需药物,药企就只负责送药,二者没有直接交易。”常国印说,漯河市财政拿出2000万元,各医院拿出一部分资金,建立了集中支付账户。加入“三明联盟”前,根据各医院实际情况,漯河市还确定了600多个药品增补目录;加入后,用药目录相同部分执行三明招标价格,用药目录不同部分执行我省最低价,此举大幅挤压了药品“水分”。 数字为证。漯河市药品耗材集中采购加入“三明联盟”后,在三明平台采购可比品种平均降价30%;带量集中采购可比品种国产药平均降价16.13%、进口药平均降价5.5%;大输液平均降价41.94%。 “近期,将实施第二次价格调整,以挤压药品耗材“水分”为基数进行调整,门诊诊察等医疗服务项目价格调整部分纳入医保报销。”吴书清说。 勾画“一票制”,加速薪酬制度改革 先行者探索的脚步总是在向前。吴书清坦言,下一步工作有意探索“一票制”。 “所谓‘一票制’,就是直接面对生产企业集中采购,省去流通环节。”吴书清说,尤其是对于降低医用耗材成本,探索“一票制”意义格外大。 这一勾画,根植于“两票制”的成功实践。 “此外,我市已被河南省确定为全省唯一一个城市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试点市。”据吴书清介绍,下一步,将加快推进薪酬制度改革。 据了解,今年4月,漯河市政府成立了以主管市长为组长的漯河市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开展该市公立医院薪酬改革试点工作。漯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漯河市财政局、漯河市卫生计生委、漯河市医改办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出台了《漯河市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试点实施方案》。 “这一改革牵动着漯河市医务人员的心。”漯河市第二人民医院医改办主任韩进安说,目前已明确的是,医务人员绩效可以是漯河市社会平均绩效的3倍。 漯河市第六人民医院院长高金甫坦言,通过前一段改革,医院职工都认识到医改会使医院越来越好,回归公益,医务人员的劳务价值逐渐得到体现,大家期待这一改革抓紧推进。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