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史 尧 通讯员 苏桂显
小黑狗走了,一条能“听懂”3种语言的小黑狗离开了人间,悲伤的气氛弥漫在医疗队员身边。究竟是一条什么样的狗,让医疗队队员们如此伤心呢? 2016年8月,援埃塞俄比亚第十九批医疗队与第十八批医疗队正式交接工作,第十八批医疗队的队员特别交代,要照顾好队里的爱犬熊熊和小黑,它们曾为医疗队立下汗马功劳。 第十九批医疗队接管这两只狗狗后,专门指定队员王林负责它们的喂养和训练工作。刚开始时,女队员有点儿害怕,但慢慢地熟悉以后,熊熊和小黑与队员们也逐渐“亲热”起来,当队员们下班时,它们会到驻地门口迎接。队员们和它们逗乐、嬉戏、玩耍,增添了不少乐趣。要知道,在非洲,狗狗具有医疗队的正式编制,由国家下拨喂养资金。第十九批医疗队刚到埃塞俄比亚不足两个月,当地政府便宣布国家处于紧急状态,医疗队驻地围墙低,安保措施差,熊熊和小黑便成了队员们的忠诚卫士。队员们晚上睡觉时,是熊熊和小黑为他们站岗放哨,才使队员们安然地度过了一个个夜晚。 第十八批医疗队的队长曾经说,熊熊和小黑能“听懂”3种语言,就是说可以用英语、阿姆哈拉语和河南话与它们打招手或召唤它们。更加难能可贵的是,小黑对工作任劳任怨,从不争食。医疗队厨房里的老鼠很多,队员们想尽各种办法就是清除不净,小黑因此又担负起了逮老鼠的任务。 几个月后,或许是小黑吃了死老鼠的原因,连续几天哀嚎不停,医疗队队员集体会诊也得不出一个正确结论。小黑不吃不喝,药也喂不进去,队员们都非常难受,默默为小黑祈祷。一个星期后,小黑黯然离去,离开了医疗队,离开了这个世界。 为了表达对小黑的哀思,喂养员王林代表全队写了一篇祭小黑文:“今天10时,小黑因病而离去,享年两岁,小黑的一生是利人不利己的一生,是吃苦耐劳、兢兢业业的一生,有困难时它总是第一个冲上去;半夜里,偌大的院子时常可以听到它的奔跑、吠叫声,让我们心里有了安全感;面对鼠灾时,院中频繁出现的老鼠尸体就是小黑给出的‘答案’。如今,小黑却永远离我们而去,让我们共同祝小黑在天堂里安息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