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点击目录导航下的 可查看PDF版
|
|
误将降压药当糖果吃 一岁男童住进重症监护室 哄小孩服药时莫说是糖果 |
|
□乔晓娜 时 喆 方 圆 近日,1岁9个月的男童浩浩(化名)因为误食爷爷的降压药而被送往医院治疗。医生经过全力抢救,才把孩子救了回来。原来,孩子趁家人不注意时,将爷爷的降压药当成糖果吃了,随后,血压迅速下降,被送进重症监护室抢救,经过洗胃治疗,才脱离了生命危险。 被误食的降压药为硝苯地平片,因为药片为粉红色,加上微甜的味道被浩浩误认为是糖果吃了。说起此事,家长杨女士至今依然后怕:“幸亏送孩子到医院及时,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据了解,降压药的包装大体有两种:一种是塑料瓶装的,每瓶几十粒,甚至100粒;另一种是外层为纸盒、内层为铝箔包装的,每盒7~12粒,且独立包装。相比后者来说,前者更容易被孩子大量误食。 以用于治疗心绞痛、高血压病的一款瓶装硝苯地平片为例,每瓶装有100片,无须费力就可拧开瓶盖。瓶内的药比绿豆稍大一些,包着亮亮的糖衣,味道微甜,加上黄颜色的外表,确实很容易被小孩误认为是糖丸。 南阳市中心医院儿科重症监护室主任医师杨红告诉记者:“孩子刚送来的时候,萎靡不振,心肌酶等各项指标都严重超标,情况危急。在正常情况下,成年人误食降压药,血压会急剧下降,进而影响心脏供血,会有较大危险。儿童误食降压药后,若不及时洗胃,后果会更加严重,更别说大剂量服用降压药了。” 近年来,像浩浩这种2~5岁的孩子误食药物的情况有很多,大多数以为是糖果而误食。杨红说:“遇到孩子误食药物后,家长应第一时间将孩子送往医院救治,切不可盲目实施催吐等急救措施,谨防呕吐引起窒息现象。”同时,成人药物一定要妥善放置,以孩子接触不到为好;特别是家人患有慢性病的,比如高血压病、糖尿病、心脏病等,所用药物更要放好。家长不要嫌麻烦,每次服药之后要收藏好,而且别当着孩子的面吃药。一些家长在孩子服药时,喜欢哄孩子说是吃糖。其实,家长应该告诉孩子药品的危险性,不要为了让他们服药而将药品说成糖果。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