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点击目录导航下的 可查看PDF版
|
|
在多方共赢之路上行走 ——郑州儿童医院构建儿科医联体纪实(中) |
|
(上接第一版)在这里,“五驾马车”是指对北京儿童医院技术指导医院、省外区域医院、地市中心(人民)医院、县级医院、郑州市儿科医疗联盟,分别实施联合帮扶、订单式帮扶、按需帮扶、全面帮扶、计划帮扶。“四轮驱动”是政策驱动、高端驱动、主体驱动和自我驱动。“36640”工作路径则被概括为创新“三合”途径、健全“六大”工作机制、实做“六个”方面、达到“四级”诊疗、开展“十百”工程。通过这样的体系构建,河南儿科医联体真正连为一体。 记者了解到,“三合”是院科融合、上下联合、长短结合,要点是郑州儿童医院与成员单位儿科在态度上的真融、工作上的广融、内容上的深融;以中原儿童医疗集团为依托,上联北京儿童医院集团,下联全省儿科医联体,联合发展;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相结合。 在实践中,郑州儿童医院推进培训、“一对一”帮扶、双向转诊、专家巡讲、远程医疗、成员单位考评这六大机制,实施百家医联体单位培训、百名医师培训、百名护士培训、百项新技术新项目培训、百次学术交流、百次集团专家巡讲、百家远程医疗服务、百家“一对一”帮扶、百次大型义诊、百期儿科危重症培训班这“十百”工程,同质化输出最先进的管理经验和医疗技术,实现“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成员单位水平提升、实施分级诊疗”3个目标。 这样一来,国家、省级、地市级、县级4个层级的儿科医疗服务体系初现。在这个诊疗体系内,可以充分发挥国家层面的龙头优势(北京儿童医院),省级层面的平台优势(郑州儿童医院),地市级层面的领先优势,县级层面的资源优势。 在不久前的河南省儿童急救中心揭牌仪式暨河南儿科医联体学术研讨会上,这一医联体理论体系被称为“五驾马车、四轮驱动”,正式对外发布。 多方共赢局面正在形成 实践经验的积累,理论体系的完善,让河南儿科医联体这个大家庭中不断吸引新成员加入。人多了,怎么实现成员之间的互联互通呢?怎么保证双向选择的质量呢? “河南儿科大家庭”微信群应运而生,群成员达2000多人。在这个全省儿科交流的大平台上,大家畅谈发展体会、经验,互相解疑释惑,分享着发展的喜悦和忧思。 142家成员单位还会定期收到《儿科大查房》《儿医药讯》《河南儿科动态》《医院院报》等刊物,郑州儿童医院以医联体通知、简报等形式与成员单位之间互动交流。 在郑州儿童医院举办的各个学习班和继续教育项目中,所有成员单位均可免费参加。3年来,该院已接待省内外兄弟医院来院参观交流千余人次。 成员单位开通双向转诊“绿色通道”,上转患儿享有优先预约专家门诊、优先安排检查、优先住院、急危重症病人优先接诊住院、免挂号费的“四优一免”政策。目前,郑州儿童医院已获批成为河南省儿童急救中心、河南省儿童危重症转运中心、郑州急重儿童特勤转运中队。 为了保证双向诊疗的实时、便捷,医联体办公室负责协调远程医疗会诊,建立医学影像中心、远程心电中心、远程教育中心等,逐步建立完善集远程医疗、远程教学等为一体的网络平台,为成员单位提供支持。成员单位遇到疑难、急危重症患者,随时可发起远程医疗会诊,必要时请专家当面会诊。去年,郑州儿童医院还与美国卢里芝加哥儿童医院建立远程对接,和北京儿童医院集团开展远程会诊近300例,与河南儿科医联体成员建立远程连接36家。 为了确保成员单位的运行质量,医联体还推进了动态的质量监督机制。针对组织领导、人才培训、质量管理、专科建设、双向转诊等考评指标,医联体理事会以3年为一个周期,对各成员单位进行绩效考核,实行末位医联体单位淘汰制。在去年的考核中,得分最高的为襄城县人民医院,得分最低的豫南某家市级医院则被淘汰。 据了解,2017年,河南儿科医联体还将建设儿科医联体远程中心、河南儿童急救中心三级网络体系,建立精准扶贫机制和郑州市儿科医疗联盟,建设河南儿科质控体系。借助更多的平台,全省儿科协同发展,患儿就医更便捷且质量有保证,多方共赢的局面正在形成。 周崇臣表示,在医联体框架下,理事长单位和成员单位是合作共赢、错位发展。郑州儿童医院的发展方向是治疗疑难危重病人、规范诊疗手段、攻坚核心技术、承担儿童疾病预防与保健等工作。县、市级医院要借助河南儿科医联体的平台,满足广大基层儿童的就医需求。 (摘自《健康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