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专版
PDF版查看  第三版:洛阳新闻
PDF版查看  第四版:卫生监督
PDF版查看  第五版:基层卫生
PDF版查看  第六版:乡村视角
PDF版查看  第七版:诊治参考
PDF版查看  第八版:乡医课堂
 
第七版:诊治参考
 上一版    下一版  
易被误诊的焦虑障碍症
罗山县人民医院成功实施下腔静脉滤器植入
息县人民医院完成首例心脏双腔起搏器植入
2~6岁患儿前臂拉伤的治疗体会
I度、II度烧烫伤的中药外喷疗法
走路胯骨响要小心髋关节撞击综合征
中医药治疗黄褐斑
多种原因能诱发病理性黄疸
治口苦口臭经验方
治慢性肾功能衰竭方
1
11 1 2017年6月15日 星期四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点击目录导航下的PDF版查看可查看PDF版
  多种原因能诱发病理性黄疸
 

本报记者 卜俊成  通讯员 李艳华

    宝宝出生10天后,眼睛、脸色却逐渐变黄,出现了病理性黄疸的症状。这可吓坏了刚做妈妈的梁女士。因为梁女士从网上了解到,“宝宝出现黄疸越晚,越难治疗”。不得已,刚出院不久的她,又带着宝宝住进了医院。
    接诊的医生为宝宝进行了查体,并安排做了相关检查。检查结果出来后,医生告诉梁女士,宝宝的黄疸属于晚发性母乳性黄疸,主要是由母乳喂养引起的,不必过分担心;停喂几天母乳,改用配方奶粉等,配合用清肝利胆口服液等进行药物治疗,即可取得良好的预后效果。
    原来,母乳性黄疸可分为早发性和晚发性两类。早发性母乳性黄疸主要是母乳喂养不当,宝宝营养摄入不足造成的。晚发性母乳性黄疸的病因目前尚未完全清楚,临床上一般认为,宝宝小肠内主要来源于母乳的葡萄糖醛酸苷酶,可催化结合胆红素变成未结合胆红素,由于小儿消化功能尚未十分健全,肠蠕动相对慢,大量应排泄的胆红素被酶解成未结合胆红素,郁积体内,最终诱发了母乳性黄疸。
    其实,母乳性黄疸是病理性黄疸的一种,宝宝发病后,及时治疗即可取得良好效果。2006年,驻马店市第一人民医院白梅以《清肝利胆口服液联合西药治疗母乳性黄疸68例》为题,在当年出版的第二十四卷第一期《四川中医》上,发表了对河南信心药业有限公司研发生产的清肝利胆口服液治疗新生儿母乳性黄疸的研究结果。其结果显示:“清肝利胆口服液联合西药治疗新生儿母乳性黄疸,可减少胆红素代谢的肝—肠循环,加速其分解和排泄,且未见明显副作用,使用方便,可作为治疗新生儿母乳性黄疸的常规用药。”
    医生告诉梁女士,在病理性黄疸的分类中,除去母乳性黄疸之外,母婴血型不合、药物、感染、胆道闭锁等也可诱发溶血性黄疸、药物性黄疸、感染性黄疸等。其中,一旦宝宝被确定为溶血性黄疸,要尽快采用蓝光照射治疗和清肝利胆口服液等药物治疗,否则可引起严重脑病。同时,相关研究表明,准妈妈在孕期使用过非那根、安定等药物,会导致新生儿出生后黄疸加重。因此,母亲在怀孕期间用药一定要谨慎,对所有药物的使用,都要咨询专业医师,切不可擅自用药。
    “能导致宝宝出现病理性黄疸的因素有很多,而且很复杂。”医生表示,家长朋友一旦发现自己的宝宝出现了黄疸,应及时前往医院请专科医师诊治,切不可听信所谓的“秘方”“偏方”,避免擅自服用药物,以免贻误病情,错失治疗黄疸的最佳时机。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