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成
焦虑障碍症是一种负性情绪,常表现为以下几点。 心理症状 莫名的或无法理解的焦虑和烦恼。表现为对未来可能发生的、难以预料的某种危险或不幸事件的经常担心。 如果患者不能明确意识到他担心的对象或内容,而只是一种提心吊胆、惶恐不安的强烈内心体验者,称为自由浮动性焦虑。 经常担心的也可能是某件非现实的威胁,或生活中可能发生于他自身或亲友的不幸事件。例如,担心子女出门发生车祸等。这类焦虑和烦恼程度与现实很不相称者,称为担心的等待,是广泛焦虑的核心症状。这类患者常有恐慌的预感,终日心烦意乱,坐卧不宁,忧心忡忡,好像不幸即将降临在自己或亲人的头上,注意力难以集中,对其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失去兴趣,以致学习和工作受到严重影响。 躯体性焦虑 主要表现为自主神经功能异常和肌肉系统的紧张。 患者可表现为手心出汗,恶心,腹泻,心慌,心率加快,口干,多汗,咽部不适、有异物感。泌尿生殖系统症状有尿频、尿急,勃起不能,阳痿,性欲冷淡等;神经系统症状有耳鸣,视力模糊,有刺痛感,周身不适,头晕及“晕厥”感;肌肉紧张症状表现为头挤压性疼痛(以额枕为主),肩腰背疼痛, 僵硬感,动作困难。 觉醒度提高 患者表现为过分的警觉,对外界刺激敏感,易于出现惊跳反应;注意力难以集中,易受干扰;难以入睡、睡中易惊醒;情绪易激惹;感觉过敏,有的患者能体会到自身肌肉的跳动、血管的搏动、胃肠道的蠕动等。 由于焦虑障碍症有很多躯体症状,患者常常首选综合医院就诊,而综合医院基本上都是采取单一为躯体疾病服务的医疗模式,各科医生的精神卫生知识匮乏,结果导致焦虑障碍症患者在综合医院来回转诊,接受多种甚至重复检查,或查不出器质性病变而被认为“无病”“思想问题”,或被误诊为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更年期综合征、神经衰弱、不宁腿综合征、胃肠神经症、心脏神经症等。 从心理学角度而言,不良的认知,自我、本我、超我的失衡,童年、少年或成年期未解决的冲突显现,焦虑条件反射的强化与焦虑症的发生关系密切。假如生活中再出现了应激事件,如天灾人祸等,就很有可能引发焦虑障碍症。因为,在此过程中,患者心理压力得不到有效释放,从而导致持续的紧张、心慌等;而与紧张相关的激素,如甲状腺素的分泌紊乱又会加深焦虑的症状。 (作者系南乐县第二人民医院精神病学主任医师,濮阳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