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动态
PDF版查看  第三版:管理论坛
PDF版查看  第四版:天使之声
 
第三版:管理论坛
 上一版    下一版  
强化风险管理 让监管跑在风险前面
信息不对称 影响专业化管理
信息系统或许是推动分级诊疗的突破口
“互联网+处方审核”应及早普及
他用微笑驱散了患者心头的阴霾 ——记郑州市第八人民医院心身科主任高新立
1
11 1 2017年4月15日 星期六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点击目录导航下的PDF版查看可查看PDF版
  “互联网+处方审核”应及早普及
 

□秋 实

    药品剂量错误、用药与症状不符、跨科室重复用药……种种不合理处方,都可能令患者的健康受损。为了提高处方合格率,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采取软件+专业药师参与审核的方式,为患者手中的处方安上“双重保险”。据了解,该模式将在北京市属三级甲等医院中逐步推行。(3月31日《新京报》)
    患者同时患有两种以上疾病,需要跨科室看病开药是常见现象,且随着疾病谱变化,跨科室看病现象呈现增加趋势。但是,给患者开药时,医生往往只顾治疗本科室疾病,对其他科室疾病不熟悉,也无权调整其他医生的用药。医生开药缺乏基本沟通,也没有综合性的审方办法,不仅导致患者服药种类较多,而且药品之间可能产生不良影响。
    处方审核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越来越受到医院的重视。传统的审方方式主要依靠药师在给患者配药时进行。由于取药窗口总是排着长队,药师配药任务很繁重,审方多半只有一瞥,能发现原则性问题已经不易,更难通过仔细斟酌提升用药的合理性。患者跨科室看病往往是隔天或隔时,审方难以进行前后对照。
    不少医院为此也想了一些对策,如开设处方门诊,为患者提供综合审方或处方点评服务等。但是,到处方门诊审方的患者少之又少,因为患者还得排一次队。即使审出不合理的处方,退药也极为麻烦。
    运用大数据,通过信息技术来实施处方审核,不失为一种很有前途的做法。开发一款软件,事先设置不合理用药,并让软件自动识别,再将患者的所有处方信息通过内网在软件内进行汇总,当医生所开的药不合理时,处方就无法通过软件系统的自动审核;没通过的处方转至门诊的审方药师,由审方药师进行人工审核,根据情况决定是否通知医生修改处方。
    因此,软件+专业药师的审方模式克服了处方信息量大、人力难以应对等传统审方的短板,可使每张处方都能得到前置性审核,是互联网技术在处方审核方面的一次较好运用,不仅审方的效率大增,还克服了用药碎片化等老毛病,用药合理性将随之大幅提升,值得推广普及。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