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点击目录导航下的 可查看PDF版
|
|
信息不对称 影响专业化管理 |
|
□杨长青
医患之间的医疗信息不对称可以说是老问题了。但是,在不同科室医生之间、医生与管理者之间也普遍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比如人才竞争、患者管理、质量控制等。在医院管理过程中,最大的难点就是诊疗信息的私人化问题,这就要求医院管理者通过各种方式来揭示信息,缩小在各个领域和过程中信息不对称程度。其中,最重要的抓手就是组织安排,从诊疗过程开始就要引入专业化的机制和专业人员,再到科室的组织和医院的组织,从医院管理的各个层面推行“可行、可视、可验证”的改进措施,引入专业化管理模式,尽快改变这种粗放、低效并且危险的医院管理模式。 首先,有必要在医生的诊疗过程中,大力引入支持医生专业化发展的综合诊疗支持模式,为门诊医生配备跟诊护士,协助维持门诊的秩序和处理事务性工作;在病房要配备临床药师、营养师、个案管理师等,让医生可以从繁杂的非临床业务中适当解脱出来,专注于患者的诊疗工作。而这些非医疗专业人员的配备由医院按照患者的进出需求来调配,在人员管理上一般遵循跨科室集中管理和调用的原则。有了这种诊疗一线的组织搭配模式,就可以实现专业上的相互依赖和平衡。 其次,除了医生诊疗层面,在临床科室经营管理层面,应秉承“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而临床团队在专业经营管理人员协助下,才能更好地集中精力做好临床业务工作。每个科室都应该由医院派驻专业的经理人开展运营方面的工作,包括经营分析、绩效管理、设备评估、空间管控、人员增补等。这类经营人员一方面是科室主任经营管理的“帮手”,另一方面也是医院对科室管控的实际“抓手”,承担着科室情况传感器的现实作用。实时地揭示各科室实际运行状态,在这种情况下,无论人员情况、患者情况还是质量监控情况,都能快速传递到决策层,保证决策的时效和力度,而且可以快速落实到科室层面。 最后,在医院的整体组织架构上,也要贯彻专业化发展的理念,打造专业化的临床学科平台和职业化的管理支持平台,通过组织结构上的分工推动各项业务发展。而这种分工实际上也会起到相互验证的作用,降低事后不可验证带来的影响,降低医院整体运行的风险。 (作者供职于清华大学长庚医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