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动态
PDF版查看  第三版:洛阳新闻
PDF版查看  第四版:专版
PDF版查看  第五版:基层卫生
PDF版查看  第六版:乡医视角
PDF版查看  第七版:诊治参考
PDF版查看  第八版:卫生监督
 
第六版:乡医视角
 上一版    下一版  
“小村名医”和他的“老七片”
社旗县夜查计划生育用品门店
汝南县扎实推进 免费孕前优生检查
关爱育龄妇女生殖健康
乡村医生加油
村医来郑州“取经” “张班长”热情接待
家属的希望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微言语
1
11 1 2017年4月13日 星期四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点击目录导航下的PDF版查看可查看PDF版
  家属的希望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朱晓琳

    2017年2月底,巩义市人民医院来了一位95岁的老奶奶,面部肿块有6厘米×7厘米,在该院门诊进行穿刺活检,病理诊断为:鳞状细胞癌,以“面部皮肤鳞状细胞癌”入住该院肿瘤放疗科。
    当天,该院值班医师廖延有先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评估,并完善了相关检查,确定患者无手术禁忌证。随后,廖延有邀请外科专家会诊,制订了治疗方案。随后,由主任医师杨素贞和主管医师廖延有告知患者家属:患者的肿块大,手术时需要植皮,况且手术有出血风险;目前,患者无手术禁忌证,应首选手术治疗,其次为局部放疗。家属经过综合考虑后,拒绝手术治疗,强烈要求局部放疗。
    患者的面部肿块表面并伴有破溃、流脓液、恶臭味儿明显等现象,这种味道迅速扩散至整个病区。与该患者同住的病友都陆续搬至走廊居住,就连家属也有所回避。可是,廖延有并未因此而退缩,坚持定时为患者换药、查看肿块情况,并反复向患者家属交代注意事项。
    在充分告知患者家属各种风险的前提下,医务人员杨瑞华给患者定位,并充分做好放疗前的准备工作。
    术后,医务人员经过精心治疗和护理,患者面部的肿块逐渐缩小,流脓量也逐渐减少,恶臭味儿也不明显了。几天后,患者面部的肿块明显减小,已不再流脓液,表面破溃处逐渐愈合,恶臭味儿已基本消失。
    整个治疗周期结束后,患者面部的肿块消失,患者家属向医务人员表示由衷的感谢,并送锦旗一面。医务人员说:“看到患者家属的笑容及患者的治疗效果,我们再辛苦也是值得的!”
    (作者供职于巩义市人民医院)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