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 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动 态
PDF版查看  第三版:临床荟萃
PDF版查看  第四版:天使之声
PDF版查看  第五版:中医药周刊
PDF版查看  第六版:视 界
PDF版查看  第七版:临 证
PDF版查看  第八版:杏 林
 
第二版:动 态
 上一版    下一版  
护士们分组充当微创手术“患者”和“家属” 24小时体验产生新观念
亚太地区小儿泌尿外科名家郑州论道
“健康中原疾控行”走进驻马店
医企携手打造产学研结合示范基地
河南搭建结核病防治学术交流省级平台
图片新闻
一句话新闻
12厘米长的筷子在女孩肺内待了21年
专家呼吁全社会参与共同构建防治心血管病的广泛战线
1
11 1 2016年11月15日 星期二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点击目录导航下的PDF版查看可查看PDF版
  专家呼吁全社会参与共同构建防治心血管病的广泛战线
 

    本报讯 (记者李 荇  通讯员尹沅沅)11月13日上午,《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5》推广会在郑州召开。与会专家呼吁,全社会共同参与,政府、专家、企业和媒体积极行动,共同构建防治心血管病的广泛战线,遏制心血管病的高发态势。
    《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5》显示,目前,我国约有心血管病(包括冠心病、脑卒中、心衰、高血压)患者2.9亿人,每5例死亡者中就有2例死于心血管病,并且这种情况还呈快速增长态势。《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显示,2002~2014年,我国的冠心病及急性心肌梗死(AMI)死亡率呈上升态势,其中AMI从2005年开始就呈快速上升态势。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AMI的死亡率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特别是从40岁开始死亡率显著上升。
    《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5》显示,民众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普遍暴露,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和肥胖的患病率持续增加,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遏制心血管病的持续增长态势。在众多危险因素中,胆固醇指标异常是冠心病、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和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心血管病可防可控,其中控制胆固醇是关键。专家指出,健康人群要定期进行血脂检查,了解自己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数值,评估患病风险,做到早发现、早治疗。缺血性心血管病患者及其他高危人群,应每6个月测量1次血脂。40岁以上男性和绝经后女性,每年都要进行血脂检测。20岁以上成年人,至少每5年测量1次血脂。
    据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防治资讯部主任、北京阜外医院心内科主任陈伟伟介绍,国家心血管病中心自2005年以来,组织全国权威专家编撰出版的年度《中国心血管病报告》,动态监测我国心血管病的流行趋势,总结和评价我国心血管病防治研究进展,为心血管病防治研究提供了技术指导与权威评价,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与策略提供了技术决策依据。《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5》是我国发布的第十部心血管病方面的年报。今年5月,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在发布《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5》的同时,在全国启动宣传推广工作。此次,《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5》编写组的多位专家来到我省,开展专题报告,全方位介绍了《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5》的核心信息和资讯要点。
    本次推广会由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主办,河南省人民医院、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承办。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