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急惊风的辨证论治 |
|
【诊断要点】 发病突然,持续高热,有抽、颤、掣、反、引、窜、视等八大症状之一者。 末梢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可增高;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者,脑脊液检查多有阳性改变。 神经系统检查可有病理反射。 【中医证型】 风热 发热头痛,咽痛,咳嗽流涕,烦躁神昏,咽红,舌红,苔薄黄,脉浮数。 湿热疫毒 壮热不退,烦躁,谵语神昏,反复抽搐,呕吐,腹痛,大便腥臭或有脓血,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痰火食滞 伤食呕吐,腹胀,腹痛,便秘,然后出现发热,神昏抽搐,喉间痰鸣,舌苔黄腻,脉弦滑。 【治疗方法】 汤剂 风热:银翘散加减。金银花6克,连翘6克,荆芥3克,薄荷3克,芦根10克,竹叶3克,蝉蜕2克,钩藤6克。 湿热疫毒:黄连解毒汤加减。黄连3克,黄芩6克,黄柏3克,栀子3克,苍术6克,半夏6克,马齿苋15克,白头翁6克,秦皮6克,木香6克,赤芍药10克,晚蚕沙6克,钩藤6克,全蝎1克。 痰火食滞:玉枢丹合保和丸加减。半夏6克,茯苓10克,陈皮3克,山楂10克,神曲6克,莱菔子10克,麦芽6克,连翘6克,藿香6克,菖蒲6克,郁金香6克,竹茹3克,生大黄1克,芒硝1克(冲服)。 中成药 风热:银翘解毒颗粒剂,每次2.5~5克,每日2次。或小儿牛黄散0.9克,每日2次,温水送服,或芦根煎汤送服。 湿热疫毒:葛根芩连滴丸3克,玉枢丹1.5克,每日2次。 痰火食滞:保和丸3~6克,玉枢丹1.5克,每日2次。 单验方 鲜地龙捣烂如泥,加入蜂蜜调匀,敷于囟门,以缓解抽搐。 【注意事项】 小儿抽搐时,应将纱布或毛巾等柔软布帛缠裹压舌板,放置小儿口中上下牙齿之间,以免抽搐时咬伤唇舌。如小儿有痰,应将小儿侧置,以免痰液呛入气管,造成窒息,并应及时吸出痰液。密切观察小儿体温、呼吸、脉搏、血压、瞳孔等情况。 要注意预防,应及时使发热患儿退热;发现有先兆症状时,应马上做相应处理,以避免急惊风发作。 (摘自《乡村中医实用技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