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版:要闻
   第2版:综合新闻
   第3版:健康专题
   第4:专版
   第5版:乡村医生特刊
   第6版:乡村医生特刊
   第7版:乡村医生特刊
   第8版:乡村医生特刊
 
第6版:乡村医生特刊
 上一版    下一版  
农村医疗改革不应忽略这些事
写出新滋味
笔耕收获
难忘的“起跑线”
清晨“砍价”
夜诊“三惊”
华佗巧治贪官病
枣仁远志汤的来历
拐杖伴名人健身
1
11 1 2010年9月18日 星期六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清晨“砍价”
 

本报记者 王正勋 通讯员 何光峰

  清晨,秋风习习,树枝上看似翠绿的树叶在秋风的“无情抚摸”下摇摇欲坠,偶尔有几片发黄的叶子轻轻飘下。博爱县月山镇的大街上,一位满脸风霜的老人蹒跚着走进路边的刻字部。
  “老板,做个锦旗多少钱?俺要好的。”
  “太早了,我们8点才开门啊!”
  “对不住您啊,可俺急用,多少钱?”
  “100元。”
  “能不能便宜点儿?”
  “不中。”
  老人又走进第二家,低于80元不做;走进第三家,低于80元不做;老人走进第四家刻字部……
  “老板,做个锦旗多少钱?俺要好的,乡里乡亲的,照顾照顾吧!俺都跑了三四家了。”
  “最低65元,成本价,不能再便宜了。”
  “做吧。”
  “做啥内容?”
  “俺叫王庆朝,今年72岁,得了白内障看不见东西,是焦作市五官医院把俺送到了“健康快车”上做了手术,一分钱没花,眼就能瞅着东西了。俺得感谢医生护士们呀,他们对俺太好了,说啥也得表示一下心意。”
  “爷们儿,健康快车咱知道,是造福百姓的大好事,做个锦旗理所当然,钱不钱的就不用再说了,你随便给,一块两块不嫌少,五块十块不嫌多。这个锦旗我给你做最大最好的。”
  “嗯,都不容易,俺也不能亏了你们。”
  ……
  “锦旗做好了,爷们儿拿走吧!”
  “不行,得给钱。”
  推来推去,最后,刻字部收了40元。
  此时天已大亮。
  经了解,王庆朝老人是博爱县月山镇前庄西村人,今年72岁,五保户,一辈子没成家,无儿无女,家里只有二分地,全靠每月100元的生活救济支撑生活。前几年,老人患了白内障,并且越来越严重。听说“健康快车”来到焦作,老人满怀希望地报了名。经检查,老人血压高,还有其他疾病。“健康快车”的基地医院——焦作市五官医院的内科医生专门指导老人用药进行调理,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控制,老人符合了手术条件。8月26日,他们为老人成功实施了手术,在医生、护士的精心照料之下,两天后顺利出院。
  老人激动得不得了,想着用什么方法表示一下感激之情。买点蔬菜、水果之类的吧,城里人不缺;送点别的吧,农村还真没啥稀罕东西。想来想去,老人决定为医院送一面锦旗。从家里到镇上,老人走了四五里地,找了4家刻字部,砍了半天价,花了近半个月的生活费做了一面锦旗,遂了心愿。
  8月31日清晨,老人一大早起来,跑到镇上,搭了一辆车来到焦作市五官医院。眼科主任景善雨热情接待了王老汉,并为王老汉作了专项检查。最后,景主任还赠送老人一瓶眼药水,并再次叮嘱用眼、护眼注意事项。
  老人激动起来:“一个人活了几十年,没几个人这么细致周到地照顾过俺,关心过俺,跟俺说这么多话,谢谢你们啊。”70多岁的老人,此时泪水竟然一涌而下,护士劝也劝不住……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