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版:要闻
   第2版:综合新闻
   第3版:每周看点
   第4版:卫生文化
   第5版:医政观察
   第6版:理论探讨
   第7版:医药园地
   第8版:综合文摘
 
第8版:综合文摘
 上一版  
医改有望成为中国模式走向世界先声
广州:“音乐治疗”放松手术患者
北京:17家医院严打号贩子
云南:县县实现远程可视诊疗
天津:医师必须核实患者医保身份
多家机构倡医卫工作者抵制拜金主义
北京集中做广播操面临困难
中医药国际化要遵循6个原则
制止吸烟无需“抱歉”
医生,你为什么不说话
卫生援疆列出任务和进度明细
慢性病监测将建国家数据库
10部门联手整顿食品添加剂
中国福基会 早产儿救助基金在京成立
1
11 1 2010年8月12日 星期四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1
  医生,你为什么不说话
      广州一名医生今年4月份实名发布的一个网帖,被网站不断转载,总点击量近两亿。网友大呼其为“神帖”,“堪称全球网帖吉尼斯”。(7月26日《广州日报》)
    这张帖子其实并没有写到太多具体的医疗界“黑幕”,更多的只是抒发作为医疗人员对体制本身的感受。帖子原题是《北大第一医院中年女教授死亡之争引发的思考》,在被人改为《广州惊现敢言医疗内幕第一人,堪比钟南山》后,立即以惊人的速度“火”了起来。这或许也反映出人们对“钟南山”的渴求。
    对于炒起来的点击量,我并不想多说什么,真正引起我注意的,是帖中的一个观点“医疗人员中愿意出来说真话的人不多,背后的原因很复杂,其中有对时下媒体引导的不满,另外群体中有社会责任感的人也不多”。
    这名医生敢于并愿以实名发帖,没有任何名利驱使的冲动,只想对医疗体制的弊端进行一种公开的表达,这是一种积极而纯粹的公民精神。而他的思考与主张得到了很多人的响应、参与与附议,在媒体将之报道放大后,还产生了一种不可忽视的社会影响力。或许可以设想,如果这位医生愿意继续以某种积极的方式,参与到社会公共事务中去,凭借着这种知名度与影响力,就很有可能对那些改革与制度的建设和决策,起到更为深远的影响作用。
    事实上,在很多发达国家,在医疗领域的改革上,作为专业从业者,医生们往往会积极地介入到政府的改革进程中去,发挥重要的作用,比如发表自己的主张、批评当前的制度弊病、向政府提更多可行性很强的建议等等。当然,更为关键的是,政府的决策程序是公开的,也是具有广泛民意基础的。政治家的改革主张在制定前或制定后,都要积极向这些能够代表民意的业内人士寻求看法和支持,这些有专业基础的社会活动家的看法,往往会影响到民意的向背,从而影响到制度与政策的出台与否。
    遗憾的是,在我们周边的社会领域,情况却往往截然相反。尽管医改和医生们的利益与命运紧密相连,也对社会的进步产生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但大多数医生对医改的热情度并不高,不愿意公开发表对政府决策、当前制度和医疗现象的真正看法,更不愿意真正介入到改革程序当中去,这是一种很尴尬的社会现实。或许也正因为如此,一两个“钟南山”的出现才会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摘自《北京青年报》  吴 帅文)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