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太行作证 |
| |
——省卫生厅移民迁安包县暨医疗保障工作纪实 本报记者 胡晓军 通讯员 宋振宇 6月17日,随着淅川县滔河乡凌岗村移民顺利迁入唐河县毕店镇,河南省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第一批6.49万移民迁安工作拉开大幕。 在举世瞩目的南水北调工程中,我省位于“四横(长江、淮河、黄河、海河)三纵(西线、中线、东线)、南北调配、东西互济”格局中的中线,既是水源地,又是受水区。这6.49万移民,是全部16.2万丹江口库区移民中的第一批正式搬迁移民。他们顾全大局,今明两年内将迁往我省6个省辖市的25个县(市、区)。 为了6.49万移民的健康、平安,在河南省卫生厅的领导和部署下,从淅川到唐河县、宝丰县、邓州市、辉县市等,哪里有移民,哪里就有白衣天使的身影。 一年前,省卫生厅派出包辉县市工作组,全面开展移民迁安督导检查、沟通协调和对口帮扶等工作,组织25个县(市、区)每次移民搬迁时的医疗保障和公共卫生工作。一年来,巍巍太行山下,在省卫生厅党组的领导下,省卫生厅包辉县市工作组牢记使命,严格要求,扑下身子,努力工作,留下了光辉的足迹。 部署篇 河南省副省长、省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移民安置指挥部指挥长刘满仓来看望省卫生厅包辉县市工作组了。这是刘满仓视察的第一个包县工作组。 10月底的太行山区,正是谷物收仓、寒意袭来的秋冬季节。 2009年10月27日,省卫生厅包辉县市工作组驻地迎来了一群特殊的客人。在省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移民安置指挥部副指挥长兼办公室主任王树山等陪同下,刘满仓看望慰问了队员们,并视察了辉县市第一批3个移民安置点工程进展情况。 队员们记忆犹新,那一天,刘满仓详细查阅了他们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会议记录、工作日志、大事记、党支部组织生活记录,实地查看了他们的住宿、生活等情况,并与他们共进午餐。这一切,如一股春风,鼓舞了队员们的士气。 在听取了省卫生厅包辉县市工作组组长张智民的工作情况汇报后,刘满仓对包辉县市工作组牢记使命、严格管理、深入实际、积极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他强调,移民迁安工程是一场硬仗,实行省直单位分包县市工作责任制,是省委、省政府提出丹江口库区移民“四年任务、两年完成”的重大举措,是省委、省政府交给我们的一项政治任务,是对我们的信任,每个工作组成员都要认识到位,思想重视,真抓实干,切实做好移民迁安包县工作。 记者了解到,省卫生厅党组把移民迁安包县工作作为一项政治任务。自去年8月14日被派驻以来,省卫生厅包辉县市工作组的队员们按照省委、省政府和省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移民安置指挥部的要求,每月驻县时间不少于20天,紧紧依靠当地党委和政府做好迁安督导、沟通协调和对口帮扶工作,部署医疗保障和公共卫生工作,出色完成了各项任务,树立了省直单位干部的良好形象。 2010年1月底,河南省南水北调工作会议召开。会上,省卫生厅被河南省人民政府授予“试点移民先进省直部门”荣誉称号,辉县市被授予“征迁工作先进县(市)”荣誉称号。 (下转第八版)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