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碍社区医生的脚步
本报记者 李 季 吴玉玺
在探索中成长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由于体制的变革造成大量社区卫生服务人才空缺,突破人才供求瓶颈已成为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能否有效承担起“六位一体”服务功能的关键所在;社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也已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当前,河南省各地市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已经比较健全,硬件设施完善,设备配备齐全,但是职称晋升问题仍是阻碍社区卫生发展的“瓶颈”之一。图为焦作市解放区上白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外观。
随着我国医改在体制机制上的进一步深化,社区卫生服务作为缓解和改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新生事物应运而生。在探索中成长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由于体制的变革造成大量社区卫生服务人才空缺,目前仍然难以满足社区群众的基本医疗服务需求,公共卫生服务的目标和任务难以实现。
以全科医生、护士、服务管理人才以及技术人员构成的队伍建设作为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健康、持续发展的关键支撑与保障,其队伍专业素质的高低、服务能力的强弱、数量与结构是否统一合理等问题都会直接影响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信任,并进一步影响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生存和发展。因此,突破现在的人才供求瓶颈已经成为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能否有效承担起“六位一体”服务功能的关键所在。
社区卫生人才缺口大
记者在开封市卫生局查阅了该市一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人员结构表。该中心有医生10人,其中高级职称2人、中级职称3人、初级职称5人,但是在中高级职称人员中没有一位是全科医师。该中心9名护士中仅有3名是中级职称,医技人员也仅有1名是中级职称。这些数字显示一个问题,那就是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全科医师相对不足。
这家社区服务中心的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全科医师中大多只有中专或大专学历,医学基础知识较差,业务素质偏低,很难满足群众对于医疗保健的需求。
据了解,郑州和开封的大多数社区卫生机构的情况跟这家服务中心差不多,其他地市的情况也较为类似。
目前,就全国范围来讲,一大部分全科医师来自于经过全科医师培训的专科医师。但是,接受过全科医师培训的人员在上岗、晋升、培训经费支持与补助、工资待遇等方面,还存在政策安排与落实等诸多问题,影响规范化培训工作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专科医师对当社区医生“不感冒”,难以满足社区卫生事业对全科医师需求。
全科医生需要专业提升
该中心负责人告诉记者,天津市曾经在全国第一个出台了一套完整的全科医师职称晋升制度,出现了第一批具有高级职称的全科医师。在这之后,也就是2000年,全国出台了关于全科医师的晋升政策,但仅限于中级。
也就是说,全国的大部分省、直辖市,包括河南,目前的职称评定体系中,全科医师还没有全科主治医师以上职称,这是造成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缺乏高职称人才的关键所在。以该中心为例,2名高级职称人员全部是挂靠医院的专科医生,假如没有这个条件,他们的高级职称是难以评定的。
由于全科医生职称评定制度的不健全,一部分全科医生在职称晋升时“止步”于中级职称。因此有些人为了获得高级职称,甚至从全科医师的工作岗位、社区卫生服务的工作岗位上,转回了综合医院或专科医院。这也是造成社区全科医师医数量不足的主要原因。
晋升问题造成人才流失
在记者调查的开封市多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大部分负责人深切感受到,和大医院相比,社区卫生医疗服务机构工作环境较差,待遇保障不稳定,职称晋升存在体制羁绊,难以吸引和留住全科医师和技术人才。
开封市翠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陈在民告诉记者,社区卫生机构人员负担较重,且工资待遇不能与大医院同日而语,进修机会和临床实践机会太少,所以大医院的中高级医护人员不愿下来。此外,在职称评定上还要执行与大医院相同的标准,这对于社区医生来说,无疑是不公平的,造成大学毕业生不愿来或是来了留不住的现象。
一位年轻大夫告诉记者,当他了解社区卫生的情况后,便打消了想到社区卫生机构服务的念头。他说:“在社区工作少挣点钱倒也没有关系,但是如果多年之后,我的同学都晋升高级职称了,个个成了专家,我却还是一个主治医师,这是我不乐意看到的。”
这些问题如不解决,将直接影响社区卫生服务的持续健康发展。
完善体制符合发展需要
“目前,河南省尚没有完整的全科医师职称评定体系。”河南省卫生厅妇社处的一位负责人介绍:“因为社区卫生事业在我国起步比较晚,当前河南具有中、高级职称的社区医师,多是从其他岗位上取得职称后,再经过全科医师培训后转评的。‘纯正的’全科医师还没有到晋升高级职称的时候,但是,他们很快就会面临这一问题。我们需要提前着手来应对。”
如何破解这些难题?开封市卫生局相关负责人提出了几点建议。
首先应加大对社区人才队伍建设事业的资金投入。政府要加强对全科医师的培养,制定有效、长远的培养计划,制定各种类型的培训模式,培训出符合社区要求的全科医生。
其次,推动全科医学教育。在医学院校普遍开展全科医学知识教育,并安排学生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进行全科医疗见习或实习,稳步推进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建立以大医院为支撑的全科医师、护士、服务人员、技术人员培训中心基地,为社区医疗服务事业发展提供长期的人力资源保障。大力开展岗位培训和毕业后的继续教育。
再次,更要建立长效的医疗系统人才流动机制,一方面鼓励引导已经具有中高级技术职称的各科临床医生从事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经过转岗培训考核合格,并由人事部门认定后,其职称可以转为全科医学系列的相应职称;另一方面,安排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医护人员定期到二三级医院进修学习。
最后,尽快完善全科医生职称评定制度。制度体制建设要跟得上社会实际发展的需要,在评定职称上,根据社区卫生机构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当的倾斜政策,促进社区卫生事业进一步科学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