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版:要闻
   第2版:综合新闻
   第3版:专版
   第4版:医药园地
 
第1版:要闻
 下一版  
河南建立食品安全长效督导机制
刘学周厅长主持厅务会强调以“新”与“实”做好厅机关工作 以“五统一”抓好信息化建设
创先争优 学有榜样 张褒佳大医风范感动社会
同情心,医患和谐的基础
漯河市第二人民医院
中医进社区 居民得实惠
河南强化卫校学生心理干预
严格要求 不负重托 第三批赴新加坡高层管理培训开局良好
民生再展新画卷
1
11 1 2010年6月26日 星期六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民生再展新画卷
 
——河南推行省市级新农合直补小记
本报记者 李伟强
  去年12月6日,信阳市新农合省级直补定点医院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正式揭牌,这标志着河南新农合省级定点医疗机构直补试点工作开始。今年6月19日,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与南阳市新农合跨区直补仪式的举行,开启了河南新农合省辖市与省辖市间直补工作的先河。
  截至目前,全省已有信阳、驻马店、濮阳、许昌、南阳、漯河、周口等市的县(区),同河南省胸科医院、省肿瘤医院和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郑州大学第四附属医院等20家省级医院开展了新农合即时结报工作,覆盖77.52%的参合农民和52.6%的省级定点医疗机构。
直补——带来实惠和便利
  南阳的参合农民在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看病,出院时即可享受新农合直接报销。听到这个消息,正在该院住院的南阳市新野县农民马丽娟乐了。46岁的马丽娟因患左下肢静脉血栓,转院到郑州市一院治疗,这几天就该出院了。“我们家离县城四五十里,如果回去报销,不仅耗时耗力还耗钱。要不是听到刚出来的这好政策,我在病床上躺着也不安心啊。”马丽娟高兴地说。
  “南阳市有14个县(区)980万参合农民,这次,我院与南阳市新农合开始跨区直补,方便的正是马丽娟和她的900多万老乡。”据郑州市一院院长裴国梁介绍,实施新农合直补后,该院在住院部设立了“一站式”直补服务窗口,为参合农民办理新农合补偿等手续;相关政策的宣传资料将直接进入每一个病房,让每一位参合患者都能及时了解新农合政策;参合农民入院时,工作人员会在患者住院单的首页加盖新农合管理印章,以提醒经管医生在诊治过程中,按新农合政策要求进行管理,使大检查、大处方得到有效控制,切实给农民带来实惠和便利。
直补——意义广泛而实在
  日前,许昌市患儿王某,在河南省胸科医院出院时,得到直补款,成为许昌患者郑州就医享受住院直接报销的一员。
  患儿家长由衷地说:“以前在医院看完病,要回到乡里核报,来来回回拿到钱要两个多月。现在,只要到医院直补窗口把材料递上,几分钟就可以拿钱。报销的钱还可以付新的药费,不用再向亲戚借那么多了。政府的新农合政策,帮我们减轻了负担,我们打心里感谢。”
  “建立新农合制度是不断务实创新,探索发展的过程。大力推进参合农民住院直补,是巩固完善新农合制度的新举措,也是新农合制度发展的方向。”河南省卫生厅副厅长秦省说,随着新农合制度的全面覆盖和筹资水平的逐步提高,参合农民的医疗需求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农民希望在省会医院就医有更多的选择,并希望能够享受到直接报销的待遇。在省市级新农合定点医院开展直补,不仅方便了参合农民,而且有利于加强监管,更能增强城市医疗机构认识和了解新农合制度、参与和支持新农合工作,进而加强自觉维护广大农民合法权益的意识,对于促进新农合制度健康发展和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新农合省级直补是民心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不管是站在社会责任的角度,还是站在医院自身发展的角度,我们都要让更多的参合农民享受到省级直补的便利。尽管开展新农合直补需要医院抽调专门人员,并要垫付资金,但同时也扩大了医院的社会影响,留住了病人。”省肿瘤医院院长袁立波深有感触地说。
期待——绘未来生活新画卷
  直补在给农民带来实惠和便利的同时,也让医生体会到了工作的快乐。
  省肿瘤医院的一位医生说:“以前,许多农民来医院检查,确诊肿瘤后就走了;现在,实现新农合直补后,我感觉农村病人留下来治病的明显多了。这对我们而言,也是一个欣慰。”
  “经过半年多的时间,越来越多的省级医院向各市地的参合农民伸出了友谊之手。”省卫生厅农村卫生管理处处长王耀平说,截至目前,全省已有20家省级医院开展了新农合即时结报工作。而在不久的2~3年后,全省参合农民在省级定点医疗机构均能够享受“在哪儿住院、在哪儿报销”和“当天出院、当天报销”的待遇。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