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河南省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进展顺利 |
|
本报讯(记者 李伟强)开什么药、打什么针医生说了不算,“临床路径”说了才算。2010年1月,卫生部确定在全国选择16个省86所医院开展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河南省遴选了省人民医院等6所医院参加卫生部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按照卫生部《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方案》和《河南省卫生厅转发卫生部关于开展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的通知》精神,省卫生厅要求各省辖市卫生局指定当地三级医院开展省级路径管理试点工作,目前,已确立49所医院为省级试点医院。 截至5月1日,河南省6所卫生部试点医院分别选择了心内科、普外科、骨科、儿科、妇科、产科、耳鼻喉科、眼科、胸外科、神经内科、皮肤科、儿外科等12个专业,涵盖了卫生部112个路径中的急性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慢性鼻—鼻窦炎、颈椎病、正常分娩、支原体肺炎、母婴ABO血型不合溶血病、子宫腺肌病、卵巢良性肿瘤、宫颈癌、输卵管妊娠、子宫平滑肌瘤、食管癌、甲状腺癌、脑出血等53个病种。49所省级试点医院,涵盖了22个专业92个病种。 自今年3月以来,6所卫生部试点医院工作进展顺利。截至4月31日,共有1304例患者分别进入临床路径管理流程,其中,完成临床路径855例,占65.57%;出现变异449例,占33.43%;按路径管理出院患者平均医疗费用为2841.48元,平均药品费用为903.00元,其药品费用占医疗费用比为31.77%。 省卫生厅相关处室负责人说,试点医院通过两个月的临床路径管理实践表明,路径管理是加强医院科学管理的措施之一。它不仅可以规范诊疗过程、减少不合理的诊疗行为,还可以缩短平均住院日、提高医院质量和工作效率、促进医疗资源的有效利用。临床路径的实施符合当前卫生改革要求,是完善公立医院运行体制的重要举措。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