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绿色通道输送“救命血” |
|
本报记者 张治平 通讯员 李新建 张玉芬 5月下旬的一天中午,安阳市中心血站供血科响起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安阳市妇幼保健院一名高龄产妇因产后大出血,病人生命危在旦夕,急需大量输血,一场生命大营救的战斗打响了。 接到电话后,血站供血科科长张玉芬迅速向科室分派工作,要求全科人员全力以赴配合市妇幼保健院的抢救工作,并立刻向站长汇报情况。站长张太江要求立即启用供血绿色通道,指示决不能让病人因不能及时输血而耽搁救治。 第一次电话,需要去白悬浮红细胞、病毒灭活血浆,血站救护车载着血液呼啸着奔赴市妇幼保健院;第二次电话,需要去白悬浮红细胞、病毒灭活血浆、单采血小板、冷沉淀;第三次电话,还需要去白悬浮红细胞、病毒灭活血浆、单采血小板、冷沉淀;第四次,第五次……血站都在第一时间保证供应! 由于病人危急,供血科已经把为其他患者准备的机采血小板调剂给该产妇使用。当机采科得知这一情况后,及时动员无偿献血者前来献机采血小板,以保证这名产妇再次需要能及时供应,同时也为其他已经预约的病人做好了准备。 晚上10点,电话铃声再次响起,“谢谢你们能及时提供这么多‘救命血’,病人现在已经脱离危险了。”电话那头传来保健院大夫的声音。 “啊……”供血科工作人员一阵欢呼!一天的忙碌终于没有白费,满身的疲惫顿时被喜悦一扫而光。经统计,病人共用了去白悬浮红细胞64个单位,血小板6个治疗量,病毒灭活血浆5800毫升,冷沉淀10个单位。假设,没有充足的血液供应,后果真是不堪设想。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