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中小学校医缺乏引关注 |
|
学校、幼儿园的安全问题成为当前社会关注的焦点。近日,记者调查发现,济宁一小学6000名在校生仅配备1名校医,校医缺乏成为中小学校普遍存在的问题。家长们担心,对发生在校内的学生意外伤害如何才能及时有效地处理。 采访中,记者注意到,家长和学校的矛盾产生的原因多是对受伤孩子救治不及时。送医院的过程往往会耽搁时间,受伤学生常常因此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 学生在玩耍中出现磕磕碰碰,老师和家长首先想到的就是送医院,学校不是都配有校医吗?济宁市城区一小学校长苦笑着说,“我们3个校区6000余名学生只有1名校医,哪能顾得过来啊?” 在受访的近20所学校中,只有两所幼儿园、1所小学、1所初中学校的校医是医学专业出身,其他学校要么由一些因体弱、年龄大等问题无法再胜任教学工作的教师或后勤人员担任,要么根本没有配备校医。 记者发现,各个学校卫生室只有一些碘伏、创可贴、感冒药、体温计等最基本的药品、器具,很难满足对受伤学生急救的需要。 国家教育和卫生部门发布的《学校卫生工作条例》规定,城市普通中小学、农村中心小学和普通中学设卫生室,按学生人数600∶1的比例配备专职卫生技术人员。按照这个比例,6000人的学校至少应配备10名校医,记者调查的学校多数都达不到这一比例。 (摘自《齐鲁晚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