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版:要闻
   第2版:综合新闻
   第3版:每周看点
   第4版:优秀卫生院院长风采
   第5版:乡村医生特刊
   第6版:乡村医生特刊
   第7版:乡村医生特刊
   第8版:乡村医生特刊
 
第4版:优秀卫生院院长风采
 上一版    下一版  
变“满意服务”为“感动服务”
注重品牌建设 服务一方百姓
用青春和智慧守护生命之树
身先士卒 追求卓越
1
11 1 2010年5月6日 星期四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身先士卒 追求卓越
  ——记卢氏县范里中心卫生院院长李治国
本报记者 刘 岩
  2003年,李治国调任至卢氏县范里中心卫生院当院长时,医院内杂草丛生,房屋破烂不堪,医疗设备匮乏,职工人心涣散,年业务收入不足10万元,并且负债累累。看到卫生院这番景象,从不服输的他下决心要改变其落后面貌。通过李治国及全院职工的努力,如今的卫生院院容院貌得到彻底改变,年收入由7年前的12万元增长到现在140万元。
身先士卒斗志坚
  “要想火车跑得快,就靠火车头去带”。在工作中,李治国始终拼搏在最前线。非典期间,卫生院设立了发热门诊,作为院长的他坚持守在发热门诊,凡遇见疑似病例,他都亲自为病人监测体温、询问病史。当时,山西省疫区留观到该院有一批发热病人,为防止感染其他人,张冶国亲自担任疑似病人的监测工作,并负责其饮食起居,直到隔离结束。看到张冶国如此身先士卒,全院职工都非常感动,纷纷要求参加到一线工作中去,通过全院职工的共同努力,卫生院的发展取得了阶段性成果。2003年,卢氏县被定为新型合作医疗试点县。为顺利开展此项工作,张冶国天天下乡,起早贪黑,走村串户作宣传,发动群众参合。当年,该乡的参合率达90%以上,受到上级领导的表扬。2004年,在全民开展结核病线索病人普查工作中,他分包边远山村,挨家逐户排查疑似病人,超额完成该县卫生局下达的任务。2007年,卢氏县遭遇百年不遇的洪水灾害,部分乡镇灾情严重。在还没接到上级指令的情况下,他就组织医务人员带上急救药品、设备和食品,徒步60余里,赶赴大石河、潘河乡救灾。当时,大雨倾盆,公路坍塌,随时都有发生泥石流的可能,他不顾个人安危,总冲在前面为大家探路。
  “病人是上帝,病人的利益就是我的利益”是张治国的座右铭。为使职工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该卫生院坚持首问负责制,免费接送病人、提供开水,减免伤残人员、特困群体的治疗费用。如果职工家里有困难,张治国总能第一时间赶到,为他们送去殷殷关爱。卫生院的职工纷纷说:“有这样的好领导,我们干起工作来特别带劲。”
改善环境引“凤”来
  医院要想发展,首先要改变医疗环境。2005年,为给病人提供舒适的就医环境,在医院经济困难的情况下,张治国多方筹资,新建860平方米的门诊综合楼,安装闭路电视、空调,增添医疗设备,对原有危房进行改造,购进医疗设备6台(件),为临床诊断提供强有力的硬件基础。2009年,该院又争取病房综合楼项目120万元,新建病房综合楼一栋,增添大型医疗设备4台(件),为卫生院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硬件形象。
  筑巢引凤、招商引资、借助外力等多种管理理念,巩固了卫生院的发展。为了给卫生院引进人才,李治国多次邀请业务水平高、资历深的中医科、妇产科等业务过硬的同志到该院工作。同时,卫生院每年都选派人员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引进新技术。近年来,共选派进修学习人员30余人次,共引进业务技术人员20余人,这批人才目前都是该院的业务骨干,为医院发展注入新的血液。
“三步”工作促发展
  抓管理、重效益、促发展,努力改变卫生院落后面貌,为医院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2003年,张治国提出“先稳步有升,后发展有劲,促增长有效”的“三步”工作思路,率先推行工资效益浮动制,降低药品价格,对部分病种实行限价收费。通过长期以来不断的改革,医院各项业务呈良性发展态势,能够及时发放职工工资。借助全县医院管理年活动的机遇,该院抽调骨干加强病房管理,提高医护质量,促进医院管理工作上台阶。
  在工作中,李治国积极探索财务管理新模式,尝试工资多劳多得的奖励机制。该机制的实行,大大推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业务收入由7年前的年收入12万发展到现在140万元。
  他经常说的一句话是:“让病人健康是我的义务,促单位发展是我的责任”。奋发向上的李治国院长正携同全院职工一起满怀信心,为实施卫生院新的目标、塑造更完美的形象而奋斗。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