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人才是医院发展的根本 |
|
——记全省乡镇卫生院优秀院长刘国兴 “我来卫生院前,因为人少房子多,卫生院里有不少房子租给养殖户养猪养鸭,这哪像个医院?我上任后就不让他们在这儿搞养殖了。你再看看现在的卫生院,变化有多大!”平顶山市叶县叶邑镇中心卫生院院长刘国兴对我们说道,言语间掩饰不住兴奋之情。 据刘国兴介绍,该卫生院原来有80余间上世纪80年代的老房子,且20余间已经塌倒,全年的业务收入仅有2.7万元。而如今,该院年收入已经达到了300余万元。以管理促发展是刘国兴的制胜法宝,管理规范化、硬件设施和设备到位、医护人员的技术和服务水平的提高是卫生院发展的关键。 刘国兴自1973年开始行医,到如今已经有37年了。当上院长后,他仍坚持坐诊,亲自上手术台为患者做手术,这使得他能真切体会医生和患者的心理,并以过硬的医疗技术和服务水平,取得了全院医护人员和患者的敬佩。他说,搞技术出身的,会特别注重提升医院的技术水平。刘国兴深刻体会到,人才问题是制约乡镇卫生院发展的瓶颈,为了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提高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的医疗技术与服务水平,刘国兴主要采用“引进来”和“走出去”的方法。 该卫生院眼科,因医师力量不足无法正常开展工作。自从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的眼科主治医师来卫生院坐诊后,眼科从0接诊发展到了每天10余例患者就诊。除了“引进来”,该院更注重“走出去”,培养卫生院的技术骨干。刘国兴专门制定员工的进修培训计划,确保每个员工都有学习的机会,并鼓励职工进行二次学历的学习,严格执行“持证上岗”制度;在一定期限内不能通过考试拿到职业资格证的予以劝退,并积极鼓励职工进行职称晋级,以建立“学习型”医院。 在建设“学习型”医院的过程中,刘国兴先起表率作用,将进修和学习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并结合卫生院实际进行落实。刘国兴在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进修时,见到该院的晨会制度使医护人员有了良好的精神状态,有利于更好地发挥诊疗技术,并能与患者形成良好的医患关系。于是,他就将晨会制度引入叶邑镇卫生院的日常管理中,并且做到每天都不间断。通过对医院各类病人的数字统计、人员岗位排查、重点岗位部门安全及突发事件处理等情况进行汇报,并及时反馈前一次晨会中反映问题的处理结果,使得各部门的职责更加明确。晨会成为医院各部门交流和解决问题的平台,提高了医院的整体工作效率。 此外,刘国兴着力推行人才队伍建设,使得叶邑镇卫生院的技术力量走在全县卫生院的前列。他通过持续地对全院职工进行培训,打造了高素质的人才梯队。“培训的作用不容忽视,通过培训可以留住人才、吸引人才、开发人才,增加无可估量的价值。”这是刘国兴常挂在嘴边的话。卫生院业务繁忙程度,往往从用电量上得以体现。刘国兴在采访中谈到卫生院现在每月电费就得6000余元。“这钱花得值,花得高兴!这表明我们的业务量也上去了!”刘国兴高兴地对记者说。 在多年的基层工作中,刘国兴用精湛的医术和良好的医德,为许多百姓解除了疾病痛苦,也结交了很多患者朋友。能够用所学服务患者,刘国兴感到十分欣慰,他不求回报的奉献精神也给每一位患者留下了深刻印象。记者此时不禁想起挂在刘国兴办公室墙上的一首《赠医者》:“不为功名不为钱,心思唯被患者牵。欲问医者何其乐,魂梦常留去病间。”刘国兴正是这样,时刻想着解决患者的痛苦,重视全院的医疗技术水平,使得卫生院取得了飞速发展。在自己岗位默默奉献的他,也由此被评为“河南省优秀卫生院院长”。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