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版:要闻
   第2版:综合新闻
   第3版:每周看点
   第4版:悬壶百味
   第5版:乡村医生特刊
   第6版:乡村医生特刊
   第7版:乡村医生特刊
   第8版:乡村医生特刊
 
第4版:悬壶百味
 上一版    下一版  
新加坡医院的人文理念
活着的重量——感受余华作品《活着》
难 忘
搬家的收获
我的手
婆婆的抗糖“秘方”
父亲写春联有讲究
鹤发 妙手 童心
1
11 1 2010年2月4日 星期四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鹤发 妙手 童心
  □张晓华
    初走进河南中医学院针推专家刘会生教授的诊室,我几乎怀疑走错了地方:这是医院的诊室么?虽然大部分空间被针灸床等诊疗设施占满,可墙上挂着的两幅苍劲有力的书法作品,笔筒旁插着的五星红旗和奥运会会旗,窗台上生机盎然的盆栽植物,都让小小的诊室显得格外亲切而生动。
    这时,一位80余岁的老大娘紧随我身后走进了诊室。大娘将手里提的塑料袋放在刘教授的桌子上,在候诊椅上坐下。刘教授很有默契地把塑料袋随手收到一旁,笑着对他的学生说:“你大娘光叫吃窝窝,不叫吃肉。”边说边取出针灸针,极娴熟地在大娘下唇上扎了四五针,“长胡子喽!”刘教授跟大娘开玩笑。治疗完后,大娘起身:“走了,中午你又不管饭。”
    刘教授的学生告诉我,这位大娘也姓刘,是刘教授几十年的老病号了,平时一有哪儿不舒服,都来找刘教授扎针。这不,就连患了口疮,也非找刘教授针灸治疗。短短几句话,我已感觉到69岁的刘教授是个童心未泯的人,而保留着一颗童心的人,往往是热爱生活、兴趣广泛的。
    “刘教授平时一定有业余爱好吧?”我小声问刘教授带的学生们。没想到这个问题炸开了锅。年轻的医生们脸上漾着笑意,你一言我一语地争相诉说。
    “我们刘老师给梨园春当过好几次评委!”小郝告诉我,刘教授是个老戏迷,曲剧、越调、道情等豫剧剧种都是他的最爱。不但爱听戏,刘教授更是拉得一手好二胡,以前逢学院里有文艺演出,刘教授经常在台上为演唱者用二胡伴奏。前两年,刘教授几次获邀,到河南电视台,为深受观众喜爱的戏曲节目——梨园春担任评委。
    “刘老师毛笔字写得可帅了,他是洧川书画院的名誉院长,书法作品还被制作过挂历!”我这时方才仔细留意诊室墙上悬挂的两幅书法。其一写的是:“飞针神效,惠济众生”;其二是首藏头诗:“惠济黎众施泽恩,生发活力寄情深。大手大方称医术,夫丈夫子赞业臻。”这两幅书法是刘教授治好的病号的手笔,一个是嵩阳书画院院长,一个是郑大教授,两人均精通书法,在被刘教授治好了多年的顽疾后,遂挥毫致谢。
    “刘老师是不是还喜欢体育活动啊?”我看着桌子上的奥运会会旗,以及盆栽植物中插着的“为奥运加油”的小旗,问刘教授。“是啊,我参加了学院的老年职工篮球代表队,天气好的时候爱去操场上打打篮球,偶尔也喜欢去游游泳。”
    “刘老师也爱打麻将呢,还是个打火机收藏爱好者,收藏着四五百种打火机。”刘教授的一个学生趁机“揭短”。刘教授不好意思地笑了:“我就是有些爱玩。”
    玩归玩,刘教授在专业上可毫不含糊,他针灸治面瘫的本领堪称一绝,人送外号“刘飞针”。目前,刘教授是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特聘的研究员,还是中国针灸学会的会员。
    走出诊室,我觉得脚步轻盈。以自己健康快乐的精神风貌感染病人,应该也是为医者的一种境界吧?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