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婴儿辅食添加常见误区 |
|
郑州市妇幼保健院 周萌泥 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普知识的普及,广大家长育儿水平明显提高,儿童营养不良的发病率明显减少,健康水平大为改善,但在实际生活中,仍存在许多喂养误区,尤其是在辅食添加方面,关系到婴儿(1岁以内)早期生长发育,尤为重要。 一、蛋黄、菠菜、猪肝补铁 认为蛋黄、菠菜、猪肝含铁已成为家长的“常识”。很多家长从婴儿3~4个月开始给婴儿添加蛋黄补铁,但实际上蛋黄含铁很少,每100克蛋黄(一般6个蛋黄为100克)含铁6.6毫克,婴儿一般一天只能吃一个蛋黄。一个蛋黄,含铁1.1毫克,蛋黄铁与卵磷脂结合在一起吸收率仅为2%,因此,蛋黄不是补铁的优选食品。 猪肝虽然含有丰富的铁质,但肝脏容易沉积毒素,在质量没有保证的情况下,不宜长期大量食用。 某些植物性食物虽然含铁丰富,但很难被人体吸收,因此,家长想让孩子多吃含铁食物时,最佳选择是深海鱼类,其次瘦肉中含的铁质也很容易被吸收,因而家长可以将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水果与鱼、肉、蛋类搭配给儿童食用。处在辅食添加阶段的婴儿,如果食用果汁调和的蛋黄,补铁效果会更好些。 二、鲜牛奶与配方奶粉 受传统观念影响,尤其在农村,有些家长常常认为鲜牛奶比奶粉营养。鲜牛奶是直接挤出的奶,适合小牛吃,而对人则不太适合。与母乳比较,鲜牛奶含蛋白质分子较大,脂肪吸收较差,碳水化合物少,三者产能比不适合,铁吸收率较低。牛奶渗透压较高,吃后易引起婴儿大便干燥、肠道阴性出血。由于鲜牛奶有这些缺点,当无母乳或吃母乳小儿须添加牛奶时,应首选配方奶粉。 三、自制米粉 这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误区。家长一般认为自制米粉营养、新鲜。自制米粉一般组成成分包括大米、黄豆、花生、绿豆、核桃,主要提供碳水化合物,所提供的植物蛋白不是优质蛋白,含铁少。婴儿4个月后从母体所获得的铁已逐渐耗竭,最易出现的营养问题是缺铁,因此自制米粉不能满足该年龄段婴儿的需要。如果添加过早、过多,会影响孩子奶量摄入,减少优质蛋白和钙的摄入,影响婴儿的生长发育,如将其混合于乳内,谷类中含的植酸与牛乳的钙结合在一起不易吸收。 四、鱼汤 不少家长认为鱼汤很有营养,经常给婴儿熬鱼汤喝,将鱼肉扔掉。鱼含有优质蛋白,是6个月以上的婴儿首选的动物蛋白质,但鱼汤里含的蛋白质少,鱼肉含的蛋白质多,因此鱼肉比汤更有营养,婴儿应吃鱼肉,而不是喝汤。 五、骨头汤 骨头汤尤其是“筒子骨汤”含钙多,很多家长都是这么认为的。有的家长将骨头汤反复熬后添加到婴儿饮食中,认为是补钙的好方法。其实骨头含钙确实多,全身钙99%含在骨中,但这种有机钙不溶于水,因此汤里含钙微量,吸收差。实验表明,将2.5千克骨头熬4个小时,最后浓缩为1000毫升,所有汤里含的钙仅为50毫克,仅相当于40毫升鲜牛奶的含钙量。 而3岁以上儿童每天钙需要量是800毫克。如何才能科学饮食保证儿童摄入充足的钙?1岁半以内的儿童缺钙主要是因为体内维生素D缺乏,使钙难以被吸收利用。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除保证喝奶外,还应注意多到户外晒太阳以促进体内维生素D的合成,还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鱼肝油等。 六、肉类新鲜问题 在门诊常听病人家属问婴儿可否吃冰箱冻存后的肉。人们知道,很多食品如蔬菜、水果等在储存加工过程中会引起维生素丢失,最好吃新鲜的,即现买现吃,但肉类则不同,主要提供优质蛋白。新鲜肉买来洗净后放入冰箱,可以起到消毒杀菌效果,不会影响蛋白质的质量。 七、过早过多减少牛奶量 部分家长往往认为婴儿6~7个月时可吃饭、菜、肉等,由于饭浓度高,比奶营养,将奶减至250毫升或500毫升。可奶量如果太少的话,不能提供足够的优质蛋白质和钙等营养素。250毫升奶,所含的蛋白质相当于50克瘦肉蛋白质,因此必须吃够牛奶。 0~3岁是儿童体格和智力发育的关键时期。为了孩子的成长和幸福,家长切不可忽视定期为宝宝做儿童保健,有问题应及时与儿童保健大夫沟通。使每一个新生命都能在全社会的关爱和科学育儿知识的指导下,健康茁壮地成长。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