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原行·大医献爱心”遂平老年健康专场活动纪实
□常 娟
10月29日,恰逢重阳佳节,驻马店市遂平县文化艺术中心广场彩旗招展、人声喧腾。由河南省卫生健康委联合省委社会工作部、省文明办、省农业农村厅等八部门主办的“健康中原行·大医献爱心”志愿服务专项行动,带着对老年群体的关怀走进遂平县,一场量身定制的“老年健康盛宴”在此温情上演。 来自省、市、县三级医疗机构的专家与志愿者齐聚一堂,以专业的诊疗服务、实用的健康知识、暖心的人文关怀,为遂平县的老年人送上节日祝福,让传统敬老美德在医疗服务中焕发出新时代的温暖光彩。

启动仪式 戏里戏外传健康 老少共赴“养生课” 重阳节前夕,遂平县两处场地同步响起“健康之声”。专家们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健康知识。 在遂平县文化艺术中心,“健康中原行·大医献爱心”优秀科普作品会演剧目《乡村医生》成为“重头戏”。豫剧唱腔还未响起,台下便坐满了翘首以盼的观众。随着剧情推进,乡村医生上门问诊、普及健康知识的场景被生动演绎——如何测量血压,如何预防感冒,都融入生活化的台词里。演到精彩处,掌声此起彼伏;散场时,观众仍意犹未尽。“这戏看着得劲儿,知识一听就懂”“小品演得实在,原来肥胖有这么多健康隐患”,现场夸赞声不绝,满是“赏戏又能学知识”的满足感。 同一时间,遂平县第三初级中学的礼堂内,一场属于青少年的健康科普讲座正火热进行。河南省健康科普专家库成员李艳鑫带来《青少年健康素养》分享,摒弃枯燥的理论,紧扣学生日常生活场景:结合写作业场景,讲解护眼知识;对照青少年日常坐姿,传授防驼背技巧;用身边的典型案例,解析心理调节方法,台下不时响起“原来如此”的惊叹声。 10月29日当天,老年健康科普热潮持续蔓延:在遂平县老年大学里,河南省健康科普专家库成员张勇开讲《老年人群健康素养》,从“安眠药会不会上瘾”“打呼噜憋气怎么办”等老年人关心的问题入手,台下观众听得格外入神;在遂平县卫生健康体育委会议室、史丹利化肥遂平有限公司会议室及10个乡镇政府的会议室,类似的老年健康科普讲座同步有序开展。专家们用方言讲养生,举案例说防病,让健康知识真正听得懂、用得上。 短短2天,科普专家们以“老年人爱听的戏、学生能懂的课”,将健康知识送到群众心里。无论是白发苍苍的老者,还是青涩懵懂的少年,都在这场“健康知识盛宴”中收获满满。
 义诊现场
省、市、县专家联合坐诊 群众乐享“家门口义诊” “听说省里的大专家来给咱们看病,我早早就来占位置了!”10月29日清晨,家住灈阳街道的耿女士在女儿搀扶下,缓缓坐在遂平县文化艺术中心广场的等候区。耿女士身后,前来就诊的老年人不断增多,不到上午8时,义诊区等候队伍已熙熙攘攘。47位省、市、县三级医疗专家各就其位,一场“家门口的老年健康会诊”正式开启。 耿女士近期常犯头晕失眠,夜里辗转难眠。在志愿者引导下,耿女士来到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蒋令修的诊台前。蒋令修耐心倾听症状描述,仔细查阅既往用药记录,建议耿女士完善脑部磁共振检查,详细写下用药调整方案,并反复叮嘱耿女士:“睡前别喝浓茶、少看手机。”耿女士握着处方笺连声感谢:“不用跑老远去省城,在家门口就有专家看病,心里特别踏实!” 另一边,驻马店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程远的诊台前,围满了血糖偏高的群众。68岁的张先生上前咨询:“我一直吃进口药控制血糖,虽然效果挺好但是价格太贵了,能不能换便宜的国产药?”程远没有直接答复,而是先向在场老年人科普“血糖控制不同阶段的用药选择”,再结合张先生的检查报告解释:“目前,您血糖比较稳定,国产药中有几种效果与进口药相当,医保还能报销,我把药名写下来,您回去和主治医生商量调整。”细致的讲解让张先生频频点头,围观的群众也纷纷记下降糖药的相关信息。 在中国好医生、河南省名中医李鲜的诊台前,更透着中医的温情。李鲜指尖轻搭在一位老年人的腕间,专注地把脉,时而俯身贴近老年人的耳畔,细问:“您最近胃口怎么样?夜里起夜几次?”时而提笔在处方笺上疾书,还不忘叮嘱随行的学生:“把汤药的服用时间、忌口事项用大字写在处方空白处,方便老年人查看。”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中医康复科副主任医师杨曼则不时为老人演示“关节养护操”,动作慢而轻柔,便于群众模仿。 呼吸内科专家为群众听诊肺音、疼痛科专家传授腰腿痛缓解方法、骨科专家查看影像检查报告……广场上,不时有老年人舒展眉头,紧握专家的手表达谢意。秋风拂过,带着菊花的清香,也吹暖了每位群众的心。 考虑到秋收秋种时节,不少村民忙于农活,无暇到广场就诊。10月29日下午,专家团队分成10支科普小分队、15支义诊小分队,背着药箱、带着宣传册,深入遂平县各乡镇。李鲜与郑州市妇幼保健院生殖遗传科主任医师张富青还专程走村入户,为4户行动不便的重症老年患者提供“床边义诊”服务。
 专家查房
专家对口帮扶基层 携手守护群众健康 在为老年人开展科普、义诊的同时,专家们还心系县域医疗机构的能力提升——应遂平县当地医院请求,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4名专家分别来到遂平县人民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院,通过查房、带教、病例讨论等方式开展对口帮扶,为县域医院守护群众健康“添砖加瓦”。 遂平县人民医院急诊重症监护室内,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李晓辉正带领5位医生查房。李晓辉仔细查看每位患者的检查报告,结合症状调整诊疗方案,同时与5位医生交流:“老年脑卒中患者要重点关注基础疾病,用药必须兼顾肝肾功能。” “这次下基层,对我们而言也是一次宝贵的学习。”李晓辉坦言:“平时在省级医院,常接收县级医院转诊的老年患者,往往只接触到患者转诊时的状态,对其早期治疗过程、当地救治条件了解甚少。此次亲眼看到县级医院的医疗设施、诊疗水平和就诊流程,才发现他们对老年患者的基础救治工作做得十分扎实,为后续治疗奠定了良好基础。” 李晓辉还提到,通过交流发现,当地医生在老年疾病最新诊疗进展、专家共识、新技术应用等方面存在困惑,“他们特别希望我们常来交流指导,能为他们提供帮助,我们心里也格外欣慰。这种双向交流,既能提升县域医院守护老年健康的能力,也让我们更精准地掌握基层需求。” 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巩贵宏在帮扶中遇到一个特殊病例:一位心脏病患者同时伴有消化道症状。此前,患者在省级医院诊断为“春间·川口病”。巩贵宏与当地医生均未听过该病名,随即咨询消化科专家,最终明确——患者的病情是药物引起的黏膜改变,属于消化科“化生”范畴,“春间·川口病”是这类症状的通俗叫法。 “这个病例给我们上了重要一课。”巩贵宏感慨,老年心血管患者需要长期服用抑酸药保护胃黏膜,但是以往大家很少关注这类药物的副作用,“现在才认识到,长期服用抑酸药可能诱发消化道问题。这也提醒我们,给老年人用药,不仅要重视治疗效果,还要兼顾用药安全,不能盲目长期用药。”

科普讲座 河南省卫生健康委二级巡视员熊文兴向记者介绍,作为河南卫生健康领域的“金字招牌”,“健康中原行·大医献爱心”活动已走过11年历程。11年来,这支由国家级先进典型、省级优秀医疗专家组成的志愿服务队伍,足迹遍布全省80多个县(市),开展百余场示范活动,形成了“十个一”健康服务(一台大戏、一场大型义诊、一对一帮扶等)的模式。他们将健康知识融入豫剧、小品等文艺形式,让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至乡镇卫生院,让精准帮扶落实到临床科室,不仅让千万群众享受到“家门口的健康服务”,还让敬老、爱老、护老的传统美德在中原大地上深深扎根。 (本文图片由河南省健康中原服务保障中心于鲲鹏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