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普琪
蜂蜜最早见于《神农本草经》,奉为上品。蜂蜜既可以作为中药使用,又可以作为营养品食用。蜂蜜由蜜蜂酿造而成。蜜蜂根据蜂种的不同,分为中华蜜蜂和意大利蜜蜂。 诗人苏轼很爱吃蜂蜜。苏轼流放黄州和惠州时,曾养过蜜蜂,从而喜爱食用蜂蜜。仲殊和尚的原名是张挥,安州人,世居钱塘。他不吃五谷杂粮,以食蜂蜜、蔬菜为主,与苏轼的喜好相同。因为两个人都爱吃蜂蜜,所以一见如故,成为好友。仲殊和尚用餐时,喜欢先把蔬菜浸于蜂蜜中,或用蔬菜蘸蜂蜜吃,其他人都很嫌弃,不愿意与他一起用餐,唯独苏轼与他喜好相同,一起用餐非常开心。 蜂蜜的品种 中华蜜蜂又叫土蜂,酿造的蜂蜜叫土蜂蜜。土蜂蜜的酿蜜周期长、蜜源稀少,营养价值较高。《本草纲目》认为,土蜂蜜为药引的首选蜂蜜,堪称“蜜中精品”。 意蜂蜜是从国外引进的意大利蜜蜂所产的蜂蜜,它生产周期短,含水量大,夏季容易变质,营养价值远不如土蜂蜜。 性味功效 蜂蜜味甘,性平,归肺经、脾经、大肠经,具有补中、润燥、止痛、解毒等功效。补中是指蜂蜜可以补益中焦脾胃之气,提高机体免疫力,适用于脾气虚弱者;润燥是指蜂蜜可以滋润脏腑,对于肺燥咳嗽、肠燥便秘者有润肺止咳、润肠通便等功效;止痛是指蜂蜜具有甘缓之性,可以缓急止痛,对于中虚里急、脘腹疼痛,以及空腹甚痛、食后稍安者,既可以补中益气,又可以止痛;解毒是指蜂蜜可以与有毒类药物同煎,降低药物的毒性,大剂量服用蜂蜜也有一定的解毒作用。 《神农本草经》记载:“(蜂蜜)主心腹邪气,诸惊痫痉,安五脏诸不足,益气补中,止痛解毒。除众病,和百毒。”这句话完美诠释了蜂蜜的功效。 药食养生 小儿肠道寄生虫——生姜蜜 材料:生姜60克~100克,蜂蜜适量。 做法:取新鲜生姜,洗净后捣烂取汁,去渣,然后加入蜂蜜于生姜汁中拌匀。 用法:1岁~4岁,每次服用30克~40克;5岁~9岁,每次服用50克;10岁~13岁,每次服用50克~60克。 功效:温中、散寒、止痛,适用于小儿蛔虫性肠梗阻。本品温暖中焦、止痛。生姜谓“呕家之圣药”,不仅可以治疗蛔虫梗阻所致呕吐,还可以温暖中焦,治疗蛔虫梗阻所致的厥逆之证,症见手脚冰凉。蜂蜜缓急止痛、润肠通便,可以使蛔虫排出体外。本品对其他类型肠梗阻不适用。 小儿积食——蜜饯萝卜 材料:白萝卜500克~1000克,蜂蜜150克~200克。 做法:将白萝卜洗净,切成条;锅内加入适量清水,大火煮沸后放入萝卜,再煮沸后把萝卜捞出,晾晒半日;把萝卜放入锅内,加入蜂蜜,用小火一边煮一边拌,调匀后取出萝卜晾凉即可。 用法:饭后嚼食30克~50克。 功效:宽中行气、消食化痰。本品适用于小儿消化不良、腹胀嗳腐。本品用于小儿积食之食少纳差、消化不良、腹胀嗳腐。白萝卜有促进消化、增强食欲的功效,《本草纲目》称其为“蔬中最有利者”,配合蜂蜜补中益气,共同促进胃肠道功能的恢复,改善小儿积食症状。 注意事项 痰湿内蕴、中满痞胀及大便不实者,慎服蜂蜜。 蜂蜜不能与生葱同时食用。《金匮要略》记载:“生葱不可共蜜食之,杀人。”《本草纲目》记载:“生葱同蜜,食作下痢。” 蜂蜜不能与豆腐同时食用。豆腐味甘、咸,性寒,能清热散血,与蜂蜜同食,容易导致腹泻。 蜂蜜不能与韭菜同时食用。韭菜富含维生素C,容易被蜂蜜中的矿物质铜、铁等离子氧化而失去作用。另外,蜂蜜可以通便,韭菜富含纤维素而容易引起腹泻。 蜂蜜不能用沸水冲饮。蜂蜜含有丰富的酶、维生素和矿物质,若用沸水冲饮,不仅不能保持其天然的色、香、味,还会不同程度地破坏它的营养成分。因此,蜂蜜应用35摄氏度左右的温水冲饮。 (作者供职于郑州金庚中医康复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