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坚持中西医并重 提升诊疗能力——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南阳医院胸痛中心建设持续推进 |
|
本报记者 乔晓娜 通讯员 马秋晓 徐惠青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中医药事业发展,结合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发展战略,为急性胸痛患者建立快速而规范的诊疗流程及机制,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南阳医院(南阳市中医院)持续推进中医医院胸痛中心建设。胸痛中心作为国家中医(骨伤)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重点项目之一,以心血管中心为主导,多学科协作为纽带,逐步完善急性心血管疾病区域协同救治体系,坚持中西医并重,进一步提升国家中医(骨伤)区域医疗中心一体化服务水平。 高位统筹 凝聚多学科协作合力 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南阳医院(南阳市中医院)班子高度重视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其中胸痛中心作为重要建设项目之一,由院党委书记、执行院长挂帅,2025年6月起,成立胸痛中心建设专项领导小组,院长助理负责统筹,多次召开专题会议部署推进工作。 同时,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南阳医院(南阳市中医院)为加快胸痛中心建设,借助该院举办全市中医医院胸痛中心建设培训会之机,邀请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教授王显对相关文件进行现场解读分析。在建设过程中,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急诊科主任陈晓杰、心血管科主任王强及其团队大力支持,徐惠青组织医务人员系统学习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申报材料;心血管科派驻专家马秋晓作为中心秘书负责维护胸痛中心数据库、患者随访管理、应急联络等核心事务,对医院胸痛中心建设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中西医结合 高效救治急性胸痛患者 胸痛中心拥有一支技术精湛、反应迅速的介入团队,融合中西医诊疗技术,为心血管急危重症患者提供精准、高效的救治服务。团队擅长急性心肌梗死的急诊介入治疗(PCI),成功开展多例冠脉造影及支架植入术,迅速开通闭塞血管,挽救患者生命。典型案例:2025年7月16日,一位男性患者因持续胸痛2小时入院,心电图确诊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胸痛中心立即启动绿色通道,急诊造影显示右冠脉PL段闭塞,团队迅速实施PCI手术,成功恢复血流,术后患者症状显著缓解,ST段回落。进入恢复期后,心血管内科更发挥中医药“缓则治其本”的特长制订个性化治疗方案,辨证施治,同时配合艾灸、耳穴压豆改善症状,实现患者生命救治与家庭幸福的守护。 强基固本 提升医院“软实力” 胸痛中心以“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为准则,24小时保障胸痛急救通道畅通,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中西医结合心血管诊疗方案,全力化解医疗风险,守护百姓健康;通过心血管内科、介入室、急诊科、呼吸与危重症科、胸外科、医学影像科、检验科、信息中心等多学科协作的方式,采用区域协同救治机制,统一诊疗规范,优化诊疗流程,为胸痛患者提供高效、便捷、最佳的治疗方案,以期达到缩短救治时间、改善预后和减少医疗费用支出,符合当前公立医院改革精神,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多学科团队积极深入学习胸痛中心建设标准及认证细则,同时在急性胸痛患者快速救治、流程优化、多学科协作和质量控制等方面不断优化,加速推进胸痛中心的高速运行。 胸痛中心的建设水平直接反映区域医疗中心在心血管领域的急危重症救治能力,在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可提升医院急危重症救治能力、优化区域医疗资源配置。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南阳医院(南阳市中医院)历史悠久,底蕴深厚,人才资源丰富,结合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应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与优势,通过胸痛中心建设,构建符合中医药特色的胸痛诊疗体系,促进中西医协同救治体系更加完善,推动区域内中医优势专科能力整体提升,最终实现“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服务升级。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