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少波
中医强调药食同源,许多中药兼具药用与食用价值,在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 葱白属于解表药中的发散风寒药物,性味辛温,归肺经、胃经,具有发汗解表、散寒通阳之效,适用于风寒感冒、阴寒腹痛、乳汁郁滞不下、乳房胀痛、疮痈疔毒等症。用法用量为水煎服3克~10克,外用适量,常用方剂有连须葱白汤、葱豉汤、白通汤。 生姜亦属于解表药中的发散风寒药物,性味辛温,归肺经、脾经、胃经,功效为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可用于风寒感冒、胃寒呕吐、风寒咳嗽、鱼蟹中毒等。用法用量为水煎服3克~10克,或捣汁服。阴虚内热者忌服,常用方剂包括桂枝汤、小半夏汤、杏苏二陈汤。 大蒜属于解毒、杀虫、燥湿、止痒药物,性味辛温,归肺经、脾经、胃经,适用于痈肿疔毒、疥癣、泄泻、痢疾、肺痨、百日咳、钩虫病、蛲虫病、胃脘冷痛、消化不良等疾病。用法用量为外用适量,捣烂外敷或切片外擦;煎服、生食或制成糖浆服5克~10克。大蒜外用容易引起皮肤发红、灼热、起水疱,故不宜久敷;灌肠法孕妇忌用;阴虚火旺有目疾、口舌喉齿等均不宜服用,常用方剂以单独外用为主。 花椒属于温里药,性味辛热,归脾经、胃经、肾经,具有温中止痛、杀虫、止痒之功,可以用于中寒腹痛、寒湿呕吐、虫疾腹痛、湿疹瘙痒、阴痒等。用法用量为水煎服2克~6克,外用适量,常用方剂有乌梅丸、大建中汤。 小茴香属于温里药,性味辛温,归脾、胃、肾、肝经,能散寒止痛、理气和中,适用于寒疝腹痛、睾丸坠胀痛、少腹冷痛、痛经、中焦虚寒气滞等。用法用量为水煎服3克~6克,外用适量,常用方剂包括天台乌药散、暖肝煎、少腹逐瘀汤。 肉桂属于温里药,性味辛、甘、热,归脾经、肾经、心经、肝经,具有补火助阳、散寒止痛、温经通脉之效,可以用于肾阳虚弱的阳痿宫冷、虚喘心悸,心腹冷痛,寒疝作痛,寒痹腰痛,胸痹,阴疽,闭经,痛经等。用法用量为水煎服2克~5克,宜后下或焗服;研末冲服,每次1克~2克。使用注意为畏赤石脂,常用方剂有肾气丸、右归饮、阳和汤、独活寄生汤、桂附理中丸。 上述药物均为厨房常用调味品,此外还有八角(大茴香),属于木兰科,性味归经及功效主治与小茴香相同,但是药力较弱。这些药物毕竟属于辛温助阳之品,并非多多益善,如金代著名医学家刘完素便主张对此类药物忌口。笔者认为,偶尔作为调料用于烹饪,少量食用并无不妥,但阳盛体质者、天气炎热时或正患热性疾病者,应避免服用。另外,在饮食禁忌上,如当日食葱后不可再食蜜;大蒜不可与地黄同食;大蒜与大葱不可同食,同食易伤胃;大蒜与狗肉同食可能中毒。 (作者供职于林州红旗渠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