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杰 熊伟勇 许云飞
2024年,信阳市中心医院以全面提升学科建设水平和临床专科服务能力为核心,重点推进国家、省、市级重点学科专科建设,肿瘤科成功获批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急诊医学科、重症医学科获批河南省级临床重点专科,癌症、神经疾病、泌尿外科三大省级区域医疗中心顺利通过省级评估,王俊院士工作站落地信阳市中心医院,新增5个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2个市级重点实验室,学科建设实现新突破。 聚焦党建引领,调架构优布局 信阳市中心医院党委按照“围绕发展抓党建,强化党建促发展”的工作思路,将党总支进行整合,下设54个党支部,党总支书记、党支部书记分别由学科带头人及临床科室主任担任,同步学科布局,将妇儿医学科拆分为妇产科与儿科,合并神经外科三病区,分设风湿免疫科病区、中医科病房,将儿童康复病区、康复医学科迁至羊山院区,为科室发展破除障碍。 聚焦学科发展,强专科提质量 信阳市中心医院按照国家、省、市三级重点专科体系建设规划,对学科实行分层建设、分级支持管理制度。信阳市中心医院与河南省肿瘤医院共建省级癌症区域医疗中心,支持肿瘤医学科率先申报首个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做大做强急诊医学、重症医学等特色专科,持续优化急诊急救服务,院前急救、急诊救治、多学科诊疗能力;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共建,大力发展骨科、普外科、血液内科、妇产科、心胸外科等学科;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专家的指导帮扶下,开设肝胆胰脾外科、血管外科等8个亚专科专家门诊。通过努力,信阳市中心医院院前急救能力进一步得到提升,卒中单元由2.0级别跃升至3.0级别,出色各类医疗应急救治工作,受到市政府及社会各界的肯定;妇产科、心胸外科等科室先后开展宫颈高位环扎术、悬吊术、腰椎侧弯矫形植骨融合术等13项医疗新技术,完成300余例高难度胸腔镜微创手术、脊柱微创手术、复杂疝等疾病的手术治疗,成立造血干细胞移植病房并完成全市首例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填补信阳市的技术空白,学科发展步入“快车道”。 聚焦人才培育,引资源提素质 信阳市中心医院为筑牢医院发展人才根基,通过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的方法,多维度加强人才引进及培育工作。对外,信阳市中心医院积极落实高端人才引进政策,对来院的临床专科博士生给予40万元安家费及10万元科研启动资金;探索推进人事代理制度,用人方式灵活,广纳贤才,成功招录193位医疗、医技药学、护理等专业人才,其中硕士研究生55人;对内,积极开展在职学历提升,累计支持60余名在职人员申报在职博士及在职硕士;推荐200余人申报信阳市高层次人才认定,人才队伍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同时,信阳市中心医院先后派出30余人次赴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进修学习及交流观摩,全面学习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学科发展规范、临床路径管理、新技术新项目的开展等,增强医院学科发展动力。 聚焦临床科研,夯基础求创新 王俊院士工作站正式落户信阳市中心医院。为促进院士工作站建设,信阳市中心医院组建一支临床科研团队,引进信阳师范大学医学院一位专职实验员,加强与王俊院士及其团队产学研合作;研究制定《信阳市中心医院科研工作管理办法》,专门设立科研创新奖、科技专利发明奖等奖项,激励科研人员和科研创新。目前,信阳市中心医院已参与北大人民医院国家级科研课题项目的两个子课题,已发放科研奖励30.9万元。 下一步,信阳市中心医院充分发挥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指挥棒作用,全面推进“定目标、理能力、强重点、调结构、重协同、搭平台、促日间”等学科发展措施,切实提升临床学科专科能力,为推动医院发展再上新台阶而不懈努力,为推进健康信阳建设贡献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