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 旸 刘永胜 通讯员 段玉倩
8月初,记者见到洛阳市妇幼保健院(河南省第二儿童医院)儿童呼吸内科主任代富力时,他正在临床一线奔忙。空调房内,他的白大褂被汗水浸晕出别样的“云纹”。 “入伏前后,天气多变,正好又赶上暑期,患儿虽然比平时多,但我必须仔仔细细地看一看、听一听。这么热的天,家长带着孩子大老远跑来,我得对孩子负责,对家长负责。咱们都不要急……”代富力耐心地安抚着患儿及其家长的情绪。 从1998年成为洛阳市妇幼保健院的一名儿科医生,到组建洛阳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呼吸内科诊疗团队,到成为洛阳市优秀名医,再到成为全国卫生健康系统先进工作者,代富力每天接触的都是不会说话、不懂表达的患儿。因此,他常说“忙不能乱,吵更要稳”,并把“认真对待每一个病例,明确诊断、精准治疗,最大程度减少并发症与后遗症”当成工作准则。 一呼一吸,都关乎病情 儿科常被业内同行称为“哑科”。患儿不舒服只能用哭闹的行为来表达,家长也时常不明所以、“翻译”不出症状。 “通过患儿的声音、表情、反应来快速、精准解读病情,是我们科的医生要练的基本功。”在日复一日的摸索中,代富力以极强的职业责任感和不断精进的医术,成为省内儿童呼吸学科领域的佼佼者。 2014年,他在豫西地区率先开展了儿童可弯曲支气管镜术,并成功实施了该院首例呼吸道异物取出术。10多年来,他共为1000余名患者取出异物,所有异物均被一次性取出。除了取异物,代富力还开展了6000余例支气管镜检查及治疗,开拓性进行支气管镜下亚甲蓝造影术、早产儿及危重儿支气管镜诊疗术和内生性异物钳取术、经支气管镜激光声门上喉软化成形术、舌根囊肿切除术等,使气管食管瘘、气道软化、喉软化等呼吸道发育异常、难治性肺炎、肺不张、呼吸道异物等患儿得到及时诊断及有效治疗。近两年,代富力引进呼吸康复理念,为不同的患儿确定个性化呼吸康复方案,采用气道廓清、肺康复训练、吞咽功能训练等,缩短患儿病程,加速康复。 代富力还特别注重科室建设及专科发展。他带领团队建立儿童呼吸病诊疗中心、开设哮喘门诊等,显著提升了科室的专业水平和社会效益。在他的带动下,洛阳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呼吸科先后被评为“河南省工人先锋号”“国家级青年文明号”等。 科研+科普,全面守护健康 在提升临床技能的同时,代富力还带头开展科研活动,主持和参与国家级科研课题1项、省市级科研课题4项,已在国家级、省级期刊发表科研论文10余篇。他主持的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肺功能检查在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治中的价值研究”,研究成果可有效促进难治性重症肺炎患儿肺功能的康复。同时,他也积极参加全国及省市级学术会议,参与了《中国儿科可弯曲支气管镜术指南(2018年版)》《中国儿童气道异物呼吸介入诊疗专家共识》等多项指南共识的审定。 现如今,代富力仍致力于推动洛阳市儿科呼吸专科的发展。2019年起,他带领团队筹备并举办了6届洛阳市儿科呼吸学组年会暨河洛儿科呼吸论坛,承办中国儿童肺功能规范化培训班及支气管镜手把手培训班,有效提升了本地区儿科呼吸系统疾病整体诊治水平。 2025年,儿童呼吸学科作为洛阳市妇幼保健院的重要学科之一,已获批洛阳市重点专科。目前,科室完成了学科整合、亚专业细化等工作,形成了呼吸介入、感染、过敏、喘息性疾病、呼吸重症、慢性肺疾病、呼吸康复等多个亚专业互相促进、协同发展的新局面。 “作为豫西地区唯一的儿童呼吸专科,我们要用技术、服务、品牌影响力,带动豫西地区、省内乃至全国儿科呼吸系统疾病诊疗的创新与发展。”谈到未来的工作规划时代富力说,精进业务、探索新知,让万千患儿家庭不再为就医而辗转奔波,是他和团队的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