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常 娟 通讯员闫良玉)日前,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移植科尚文俊团队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发表研究成果,首次阐明补铁通过促进线粒体复合物组装保护移植肾的作用机制,为临床防治移植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提供了新策略。 肾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肾病最有效的方法,而移植过程中发生的缺血再灌注损伤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关键因素。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下,尚文俊团队系统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移植临床数据发现,无论成人还是儿童受者,血清铁蛋白水平较高者移植肾功能显著更优,且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的发生率也更低。该团队通过小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进一步进行了验证,结果显示术前两周多次给予蔗糖铁,或单次注射蔗糖铁,均可有效减轻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 此项研究首次从临床、动物及细胞层面,系统揭示了补铁通过促进线粒体复合物组装可抑制PI3K/Akt(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信号通路过度激活,进而减轻移植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对临床实践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是该领域的又一重要突破。 论文共同第一作者为博士研究生齐元博、王志刚和张照奇,尚文俊与主任医师丰贵文为共同通讯作者。该团队长期聚焦铁代谢在移植肾损伤与修复中的作用研究,相关成果已发表于多个国际高水平期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