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泵”出的信任 |
|
□马洋 病房如战场。一个进行高营养治疗的新生儿,紧急需要输液泵。我迅速评估,决定将旁边病情稳定的患儿的输液泵调换过去。我把准备好的微量注射泵推到病情稳定的患儿床边,并快速地对患儿家属说:“爷爷,孩子目前病情稳定了,给您换个精准的微量注射泵,旁边的患儿急需用这个输液泵。”话音刚落,我麻利地更换设备并调试好。 几分钟后,爷爷的声音带着火气响起:“哎!凭啥换我们的输液泵?不行!这个输液泵给我们用了,就是我们的!”我赶紧向爷爷解释这些设备是公用的,并且微量注射泵非常安全,其他医生、护士也过来帮忙解释,但是爷爷坚持说:“东西放这儿了,就不能动!” 我正准备继续向爷爷解释,同事拉住我说:“缓一会儿再说,患儿家属在气头上。”我咽下心里的委屈,强作冷静,心里琢磨:他为什么这么在意这台输液泵呢? 过了一会儿,我抬头看见爷爷往护士站这边走过来,立刻起身迎上,真诚地说:“爷爷,真对不起,刚刚让您着急了,您别生气啊!” 患儿家属一愣,表情慢慢变得温和,说:“你这孩子!说话快干活儿快!我还没明白怎么回事呢,你就把设备推走了!换的那个小盒子(微量注射泵),我也没见过,不得不心慌啊!” 我恍然大悟,赶紧跟爷爷解释:“哎呀,太对不起您了!那个小宝宝需要进行高营养治疗,药物用量较大,必须用输液泵才行。给您的孙子换微量注射泵,是因为他现在用药量较小,用这个泵同样精准、安全!都怪我太着急了,没有解释到位,让您担心了,实在抱歉!” 爷爷释然了说:“哦,高营养治疗啊,那是要紧。你也是为了患儿着想。你是干活儿麻利的好护士!只是下次跟我说清楚点儿、慢点儿就行!” “一定!谢谢爷爷!”我心中暖流涌动,那句主动的“对不起”和清晰的专业解释,融化了双方的心。 更可贵的是,这次不仅“泵”出的误会,还“泵”出了信任。从那以后,爷爷的孙子输液、换药,甚至有什么疑问,爷爷都特意来找我。“姑娘,你办事儿快,我放心!”爷爷总是这么说。而我,也必定尽心尽力,用清晰的专业解释伴随我的麻利操作,快速稳妥地帮爷爷办好。 一次调泵风波让我懂得:再麻利地操作,也需要耐心的解释护航。那句主动的“对不起”,是融化误解的暖流;清晰的专业解释,是搭建信任的桥梁。原来,最精密的“泵”,是人心之间流淌的理解与信赖。这份由“泵”而生的信任,是从医路上一股温暖的力量。 (作者供职于南阳市中心医院儿童外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