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坚持与传承 |
|
□郑杨秀 那些在医院走廊上匆匆而过的身影,背后都藏着什么故事?这里有医务人员在手术台前争分夺秒,用精湛的医术挽救生命的瞬间;有患者与家属在病痛中相互扶持,共同面对挑战的坚韧;还有医务人员之间的密切配合,共同守护生命健康的默契。这些故事,如同星辰般璀璨,照亮了卫生健康行业的每一个角落。 本文的主人翁是我的护士长王璟珂,她是一名从事护理工作30余年的护理工作者,也是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王璟珂从1994年8月开始,先后在心内科、心外科、呼吸科、血液净化科、胸外科工作,从普通护士到护理管理者,她经历了很多风雨和困难,见证了很多患者康复时的欣慰和感恩。在她身上,我看见了坚持与传承的意义。 王璟珂曾经工作过的科室都是医院的重要科室,在工作中任劳任怨。2013年,王璟珂从呼吸科护士升任血液净化科护士长。众所周知,血液净化科是专业性强的科室。更重要的是,血液净化科的工作不同于普通病房的工作,护士不做常规的静脉输液、肌内注射、发药这些基础工作。王璟珂为了更好地管理血液净化科,她从“零”开始,一点一点地学习,在提升业务能力的同时做好科室的日常管理工作。 血液净化科除了承担常规的透析工作,还要负责全院急危重症患者的床旁透析工作。在科室人员不足的情况下,王璟珂作为护士长,不论是凌晨2时还是清晨5时,不论是炎炎夏日还是寒冷冬日,在接到医院电话时,总是冲在最前面,为急危重症患者进行床旁透析。王璟珂经常熬一个通宵,第二天还要继续安排血液净化科的日常工作。为了方便工作,王璟珂还特意考了驾照,目的就是有突发情况时,能第一时间赶到医院。 一转眼,时间来到2016年,王璟珂调任胸外科护士长。胸外科常常收治很多癌症患者,手术治疗后需要继续化疗来控制疾病发展。这里的患者往往饱受病痛折磨,王璟珂对待患者充满耐心和责任心,在富有同理心的同时理智解决问题,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胸外科曾经收治过一名42岁的女性肺癌患者,她面对疾病时情绪低落,对未来失去信心,常常独自在病房哭泣,王璟珂通过日常关怀、呵护以及精湛的心理护理技术帮助她打开心扉。患者最后成功度过了手术危险期,顺利康复出院。虽然后续仍然需要定期复查,但是患者出院时通过交谈我们发现,患者已经拥有了战胜疾病的信心。患者还特意添加了王璟珂的微信。这样的故事数不胜数,王璟珂收到了许多患者送来的锦旗、表扬信等。 在日常工作中,对待科室的护理团队,王璟珂更是不遗余力地帮助我们成长。从“三基三严”、专业技术、沟通技巧,再到个人的职称晋升和生活,王璟珂教会我们对待患者和同事要“换位思考”,她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同样的一句话,不同的人说就会有完全不同的效果”,让我们受益匪浅。 当我们的工作和生活遇到困难时,只要跟王璟珂提起,她都会倾囊相助。王璟珂像妈妈一样照顾科室的“00后”新人。我们常常戏称王璟珂为“王妈妈”。在王璟珂的带领下,我们成了凝聚力、执行力强的团队。 在王璟珂身上,我看到了坚持的力量。王璟珂面对困难,迎难而上,胜任各项工作。她把自己近30年的工作经验传授给我们,这不就是传承的意义吗?王璟珂让我们看到,在冰冷的医疗器械和复杂的医学术语背后,是护理人员对患者无微不至的关怀,是对生命的敬畏与尊重。 在医院这片充满挑战与温情的土地上,很多医务人员用他们的智慧和汗水书写着感人至深的故事。这些故事将激励更多的人加入护理队伍,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 护士的工作既琐碎又平凡、既辛苦又操心,王璟珂让我看到了坚持与传承的意义,她的故事何尝不是千千万万护理人员的缩影。想到这里,我充满了力量,也激励着我在以后的护理工作中继续奋斗! (作者供职于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