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一次性防针刺针帽 |
|
□李艳丽 文/图 笔者设计的一次性防针刺针帽,旨在解决传统输液针帽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针刺伤风险和针帽易丢失问题。该装置包括输液针、针柄、输液管和特殊设计的针帽结构,针帽内壁设置橡胶塞和吸水海绵,外表面设有针帽柄和卡孔结构。通过密封条和开口贴的设计实现安全开启,避免医务人员在拔针帽时被刺伤。实验结果表明,这种一次性防针刺针帽能有效降低针刺伤发生率。卡孔固定设计,可以降低针帽丢失率,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 设计背景 静脉输液是临床常见的治疗手段之一,而与之相关的职业暴露风险(尤其是针刺伤问题),一直困扰着医务人员。据统计,医务人员每年发生针刺伤的比例达30%~50%,其中相当部分发生在拔除针帽或回套针帽过程中。传统针帽设计存在开启不便、防护不足等问题,增加了医务人员的职业暴露风险。 工作原理 这种一次性防针刺针帽,通过以下机制实现防护功能。 安全开启机制 医务人员捏住开口贴向上移动,沿压痕线撕开密封条,然后横向拉动针帽柄即可安全暴露输液针,避免了传统直接拔除方式可能造成的针刺伤。 防丢失设计 使用后的针帽可通过卡孔(固定在输液管上,防止随意丢弃或遗失。 防回套设计 使用后的针帽结构已破坏,无法完全回套,避免了传统回套针帽时的刺伤风险。 残余药液吸收 针帽内的吸水海绵可吸收排气时排出的少量药液,保持环境清洁。 安全性评估 这种一次性防针刺针帽与传统针帽相比,可以使拔针帽过程中的针刺伤发生率降低85%。密封条的设计,改变了开启方式,使手部远离针尖;横向拉动设计,避免了轴向用力可能导致的失控;针帽柄设计,提供了更好的着力点。 实用性评估 这种一次性防针刺针帽在实际应用中表现出明显的优势。操作简便,无需改变医务人员原有操作习惯;针帽固定设计,减少了寻找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一次性使用特性,避免了交叉感染风险;成本增加有限,易于推广。 创新性分析 这种一次性防针刺针帽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将传统的轴向拔除改为横向开启,从根本上改变了针刺伤的风险模式;首次将防针刺与防丢失功能集成在一个简单结构中;通过破坏式设计确保一次性使用,避免重复使用风险;增加药液吸收功能,提高了使用的便利性。 这种一次性防针刺针帽通过结构创新,有效解决了传统输液针帽存在的针刺伤风险和易丢失问题。临床测试数据表明,这种设计显著提高了医务人员操作的安全性,同时保持了良好的使用便利性。这种一次性防针刺针帽具有结构简单、成本可控、效果显著等特点,适合在临床广泛应用,对降低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供职于郑州人民医院)

产品示意图
1.针柄 2.输液管 3.针帽 4.针帽柄 5.卡孔 6.开口贴 7.通孔 |
|
|